第2章 滨江小区的油墨痕迹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二天早上七点五十,苏砚准时出现在重案组办公室。

她将尸检报告拍在陆时衍桌上,报告最后附了张纸条:“心脏创口残留物质含河豚毒素与秋水仙碱,与三年前苏晴体内成分完全一致。”

陆时衍刚看完,手机就响了。

挂了电话,他抓起外套:“林薇的住处找到了,滨江小区3栋701,技术科去过,没发现关键线索。

你要不要一起?”

苏砚点头,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就跟着走。

上车后,陆时衍递给她一瓶热咖啡:“技术科说,现场被清理过,门把手上只有林薇和清洁工的指纹。”

“不一定。”

苏砚拧开咖啡盖,没喝,只是放在手心暖手,“清理现场需要工具,说不定会留下微量痕迹。”

她的左膝还隐隐作痛,是昨天在解剖室站太久受了凉——那是当年追查姐姐线索时,被凶手推下楼梯留下的旧伤,一到阴雨天就会发作。

二十分钟后,两人到了滨江小区。

701室门口的警戒线还没撤,技术科的人正收拾东西。

苏砚戴上鞋套和手套,走进客厅的第一秒,目光就锁在门把手上——金属缝隙里卡着一点浅褐色粉末,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没声张,掏出取证棉签小心刮下粉末,装进证物袋。

“陆组长,”她转头,“让技术科再查一次门把手上的缝隙。”

陆时衍立刻叫住技术科人员,自己则跟着苏砚走到茶几旁。

茶几上散落着几张撕碎的照片,苏砚蹲下身,用镊子一片片拼接。

当看到照片上的两个女人时,她的呼吸突然顿住——其中一个是林薇,另一个女人的侧脸和苏晴有九成相似,耳垂下方还带着一颗淡褐色的痣。

“这是沈曼,”陆时衍递来一张资料照片,“林薇的同伙,‘夜莺’组织的联络员。

监控显示,她昨天下午来过这里。”

苏砚将拼接好的照片放在茶几上,指尖指着边缘的磨损痕迹:“照片被长期放在钱包里,沈曼对林薇很重要。”

她站起身,目光扫过书架,突然停在第三层:“《心脏解剖图谱》的位置不对。”

陆时衍走过去,抽出书,扉页上用红笔写着一行字:“下一个,是‘医生’。”

字迹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的。

“‘医生’是‘夜莺’的核心,负责研发药物。”

陆时衍的手指划过字迹,“林薇可能想脱离组织,被‘医生’灭口了。”

苏砚走到书架底层,蹲下身检查柜子。

锁是被撬开的,锁芯有明显划痕。

“是用瑞士军刀撬的,”她指着划痕方向,“凶手是左撇子,而且离开时间不超过24小时。”

这时,技术科的人拿着检测报告跑过来:“陆组长!

门把手上的粉末是印刷专用快干油墨,小区斜对面就有一家诚信印刷厂!”

苏砚抬起头,眼底闪过一丝冷光:“去印刷厂。”

陆时衍看着她笃定的样子,没多说什么,只是转身往外走。

他发现,这个清冷的女法医,不仅懂尸检,还懂侦查——她的执念,或许真的能撬开这起横跨三年的命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