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职业是电视节目制作人。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即将被行业淘汰的,前电视节目制作人。
1我正面临被裁员和催收账单的双重困境,像一条被冲上岸濒死的鱼。曾经,
我凭借一档纪实节目《都市奇谭》也算小火一把。可那点不痛不痒的锐气,
在短视频时代被碾得粉碎。领导语重心长地拍着我的肩:“雪舟啊,不是你不行,
是时代变了,观众就爱看轻松的,抓马的,你得迎合市场。”他嘴里的市场,
就是那些工业糖精堆砌的恋爱综艺。可我连入场的机会都没有。
就在我把最后一口披萨就着红酒咽下去,准备收拾东西滚蛋的时候,
一个陌生的首都号码打了进来。“是孟雪舟导演吗?我看过你的《都市奇谭》,非常欣赏。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客气,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我第一反应是诈骗电话,
毕竟欣赏我这种过气导演的人,比野生大熊猫还稀有。“我们想邀请您,
负责一档大型家庭观察类真人秀,目标是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和生育率。”我差点笑出声,
用综艺提高生育率?这比说用爱发电还荒谬。我捏着鼻子,用夹子音说:“不好意思哦,
您打错了,这里是精神病院。”对方沉默了两秒,
似乎完全没被我的玩笑影响:“我们提供业内最高标准的制作经费,以及极高的创作自由度。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唯一的要求,是节目必须火成现象级,要让所有年轻人看了,
都想立刻结婚生子。”最高经费和现象级,这两个词像两记重拳,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太阳穴。
那个不切实际的最终目标被我瞬间抛到脑后。翻身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不能放过。
我清了清嗓子,恢复了正常的声线:“地址发我。”这个神秘的国家级项目,
究竟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还是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必须去。
2三天后,我坐在首都一间装修严肃到近乎压抑的会议室里,
对面是以张先生为首的几位项目负责人。他们的穿着、谈吐,都印证了我的猜测,
这不是一档普通的综艺。张先生开门见山:“孟导,国家生育率持续走低,
已经成了严峻的社会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综艺节目,
进行一次正面的社会引导。”他设想的节目,是寻找那种夫妻恩爱,婆媳和睦,
儿女双全的完美家庭样板,全方位展示他们的幸福生活。我听得直犯恶心,
这种活在新闻联播里的家庭,根本就是反人性的。但我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没有作声。
等他说完,我才慢悠悠地开口:“张先生,您的想法很好,但从专业制作人的角度看,
行不通。”“全是幸福,没有冲突,观众不会买账的,不到十分钟就会换台。”现在的观众,
就喜欢看抓马。一位负责人皱起眉:“可我们的初衷是正面引导,搞那些鸡飞狗跳的,
不是背道而驰吗?”我等的就是这句话。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在解决问题中展现正能量。
我抛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方案:“我们可以寻找那些表面看起来非常完美的家庭,
然后在节目中给他们设置一些小小的挑战和摩擦,最后,再让他们完美地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既有戏剧冲突吸引观众,最终的落点又是正能量,还能输出正确的价值观,
告诉大家幸福家庭不是没有问题,而是善于解决问题。”这个既有戏剧性又有正能量的方案,
像一把万能钥匙,精准地打开了在场所有人的心门。
张先生的脸上露出了赞许的微笑:“果然是专业的。”我心里冷笑,
为这档还没出生的节目取了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名字——《家有儿女初长成》。走出会议室,
手里捏着那份数字惊人的投资合同,我感觉自己像是刚和魔鬼签下了一份契约。
但我内心深处,依然是那个拍《都市奇谭》时,不惜一切代价追求真实的自己。我决定了,
我不打算打造一个幸福的乌托邦。我要做的,是一个看起来像乌托邦,实际上,
却无比精彩的修罗场。3巨额投资到账,我第一时间召回了《都市奇谭》的老团队。
这群家伙在我走后,混得一个比一个惨。策划会上,大家开始疯狂吐槽。
摄影师老王说他去拍宠物葬礼,对着一只悲伤过度的泰迪拍了一天特写,差点当场出家。
编剧小李更惨,被按头写工业糖精。男女主角只会瞪眼噘嘴,她写了三集,吐了五次。
“雪舟姐,这次咱们做什么?不会又是去拍哪个十八线网红假装岁月静好?
”我把合同拍在桌上,环视着一张张既兴奋又迷茫的脸。“这次,我们做点刺激的。
”当我宣布要寻找幸福家庭时,所有人都露出了便秘般的表情。“姐,
这年头找个不出轨的都算积德了,还幸福家庭?比找外星人还难。”我笑了。
“谁说我们要找真的幸福家庭了?”我揭开了我的核心策略:“我们要找的,
是那种看起来很幸福,并且为了名利,愿意在镜头前表演幸福的家庭。”“我们要找的,
是那些把人生当成一场戏,时刻扮演着完美人设的生活中的演员。
”团队成员的眼睛瞬间亮了,那是一种恶魔找到同类的兴奋。
我们以一千万现金大奖作为诱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海选。报名邮件像雪片一样飞来,
塞爆了我们的服务器。经过一周不眠不休的筛选,三组完美的家庭样本,
被我们从成千上万的表演者中挑选了出来。暴发户新贵家庭,学者精英家庭,
以及看似最接地气的普通二胎范本家庭。我将三组家庭的资料拍在桌上,
团队成员们交换着眼神,都露出了魔鬼般的微笑。好戏,即将上演。4第一组,新贵家庭。
男主人金开山,靠着拆迁和倒卖发家,典型的暴发户。女主人马丽苏,十八线小模特上位,
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社交媒体上扮演完美贵妇,展示她那多到需要单独请个保姆打理的爱马仕。
我亲自去面试,马丽苏穿着高级定制的套装,举手投足都像用尺子量过,优雅得体。
她声称参加节目,纯粹是为了给社会传递正能量,分享自己的幸福秘诀。我差点信了。
我借口去洗手间,路过育儿房时,意外听到保姆和他们儿子金宝贝的争执。“小祖宗,
你就吃一口吧,这可是法国空运来的鳕鱼。”“我不吃!我要吃炸鸡!你再啰嗦,
我就告诉我妈,说你虐待我!”我回到客厅,马丽苏脸上的完美笑容依旧,
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我的幻觉。第二组,精英家庭。夫妻二人许镜明和沈若渝,
都是国内顶尖大学的教授。他们常年以科学育儿专家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儿子许思齐的履历更是辉煌得不像人类。面试时,
七岁的许思齐为我们弹奏了一首复杂的钢琴曲。他的技巧无可挑剔,但表情像个机器人,
琴声里没有一丝一毫的感情。我问他,最喜欢做什么事。
他面无表情地回答:“完成妈妈制定的计划,积攒积分。”“攒够了积分,
我就可以换取十分钟看动画片的奖励。”他的眼神里没有渴望,没有波澜,像一潭死水。
第三组,二胎范本家庭。夫妻方致远和梁晓芦都是普通上班族,
朋友圈里永远是岁月静好的四口之家。他们坦言,来参加节目,是为了那一千万奖金,
想换一套学区房。面试现场,弟弟突然大闹,把桌上的文件撕得粉碎。
丈夫方致远一脸疲惫地刷着手机,仿佛置身事外。妻子梁晓芦顶着浓重的黑眼圈,
强颜欢笑地安抚着孩子。这场景,与他们报名表上那张在海边拍的光鲜亮丽的全家福,
形成了鲜明而残酷的对比。我看着这三组家庭的资料,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我的修罗场,
已经搭建完毕。现在,只差点燃那根引线了。5《家有儿女初长成》正式开机。
三组家庭在镜头前,都露出了标准化的幸福微笑,完美得像一出精心排练的舞台剧。
但我下的命令是,所有机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拍摄。我想要的,不是他们拙劣的表演,
而是他们在精疲力尽后,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实。第一期的主题是爱的早餐,
由丈夫为家人亲手制作。这是一个非常讨巧的设计,既能展现温情,又容易暴露问题。金家,
金开山穿着与厨房格格不入的阿玛尼,笨拙地煎着鸡蛋。马丽苏则开着美颜滤镜,
在一旁开直播,全程解说,为观众营造霸总为爱下厨的甜蜜氛围。“宝宝们看,
我家老金虽然平时工作忙,但只要有时间,就会为我洗手作羹汤,这就是嫁给爱情的样子呀。
”直播间里一片羡慕嫉妒恨。但隐藏的摄像头记录下了另一番景象。直播间隙,
金开山一把推开凑上来的马丽苏,极其不耐烦地低吼:“滚远点!油溅到老子衣服上了,
你知道这件衣服多少钱吗?”许家,则上演了一场学术报告会。许镜明教授像在做化学实验,
用电子秤精确地称量每一种食材的克数。妻子沈若渝则在一旁进行专业解说,
从营养学讲到儿童心理学,论证这碗早餐的科学性与必要性。特写镜头捕捉到,
儿子许思齐在吃那碗科学早餐时,眼底飞快地闪过一丝厌恶。方家,
厨房里则上演了一场混乱的交响乐。小儿子的哭声,妻子的埋怨声,丈夫无奈的叹气声,
交织在一起。“方致远!你能不能快点!老大上学要迟到了!”“盐放多了!
跟你说了多少遍,孩子不能吃太咸!”只有大女儿方舟,懂事地端过那碗糊成一团的面条,
小声说:“爸爸做的面条真好吃。”方致远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但他的肩膀,
却不易察觉地塌陷了下去。这些真假掺半的幸福片段被我精心剪辑在一起。我很好奇,
当它们播出后,观众会作何反应?6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反响平平。
大部分观众都被金家和许家的完美表象所吸引,弹幕里满是这是什么神仙家庭、慕了慕了。
而方致远家那种真实的窒息感,则被很多观众快进跳过。来看综艺就是图个开心,
谁想看现实里的鸡毛蒜皮啊。张先生很快打来电话,对节目表示了高度肯定。“孟导,
做得很好!就要多展示金家和许家这种正面的家庭生活,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引导方向。
”我嘴上恭敬地应和着,内心却在冷笑。我早就准备好了后手。节目播出当晚,
我将那些隐藏摄像头拍下的真实片段,匿名投喂给了几个相熟的营销号。并且,
亲手为这些片段配上了耸人听闻的标题。《豪门宠妻人设崩塌?
直播间隙霸总竟对妻子破口大骂!》《震惊!七岁神童竟成学习机器,
一碗科学早餐背后的真相!》一夜之间,舆论彻底反转。网友们从羡慕变成了同情,
开始痛骂金开山是家暴男,心疼马丽苏活在楚门的世界。无数育儿博主下场,
声讨许家的教育方式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节目的官方账号下涌入了海量的评论。“我靠!
原来都是演的!我就说哪有这么完美的家庭!”“金家和许家太假了,只有方家最真实,
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节目的收视率和网络讨论度,瞬间飙升到了一个恐怖的高度。
我赌对了。观众想看的,从来不是什么虚假的幸福样板。他们想看的,
是撕开那件华美的袍子,看到里面和自己身上一模一样的,那些名为生活的虱子。
7张先生的电话又来了,语气里带着一丝质问。
我用早就想好的破而后立的理论成功说服了他。“张先生,您放心,
先把他们虚伪的面具撕掉,才能建立起真正有说服力的正面形象,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
”挂掉电话,我胸有成竹地召集团队,宣布了下一期的主题——角色互换。
我给每个家庭设计的环节,都像一枚精心计算好爆炸时间的炸弹。金家,
由金开山独自带孩子一天,马丽苏则去处理公司的生意。结果可想而知,
金开山被儿子折磨得焦头烂额,最终忍无可忍,把亲儿子关进了储藏室。
而马丽苏面对复杂的商业合同,一窍不通,只会拿着手机自拍。许家,
则由儿子许思齐教父母玩一款名为我的世界的沙盒游戏。在那个虚拟世界里,
许思齐展现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他没有盖房子,没有造武器,
而是用方块搭建了一座巨大而空旷的城堡。他说,那是他的心。他的教授父母,
却完全无法理解儿子的内心世界,还在用学术的角度解构这款游戏。“嗯,这个游戏不错,
可以锻炼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方家,夫妻二人获得了难得的二人世界,
把孩子暂时交给了节目组的育儿师。可这对好不容易摆脱了孩子的夫妻,
在浪漫的烛光晚餐上,却显得心不在焉。他们所有的话题,都围绕着孩子。
“不知道舟舟作业写完没有。”“弟弟今天有没有哭闹?”直到约会结束,他们匆匆赶回家,
看到两个孩子像小鸟一样扑进他们怀里时,这对被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夫妻,
才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真实的笑容。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我想要的那个立,似乎来了。
这种被孩子捆绑的甜蜜负担,或许也是一种不完美的幸福。节目播出后,再次引爆全网。
金家和许家成了全国人民的笑料。而方家的片段,则看哭了无数人。一条最高级的浪漫,
不过是一地鸡毛中的并肩作战的高赞评论,引发了上万网友关于婚姻和家庭的共鸣。
我成功了,我精准地操纵了所有观众的情绪,将生活的消磨包装成了甜蜜的负担。
可我看着屏幕上那一家人相拥的画面,内心深处却觉得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混蛋。
这场被我一手掀起的流量狂欢,将给这三个家庭的真实生活,带来怎样无法挽回的代价?
8节目大火,我被媒体封为收视女王,风头无两。但与此同时,三组家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