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蓝色星球“琉璃”的海洋会随季节变换颜色, 人类殖民者发现吞噬海洋色素可延长寿命,

我却意外与星球原住民“汐族”建立精神连接, 得知色素实为汐族祖先的记忆载体。

当人类指挥官命令我引导舰队前往色素最浓的“记忆核心”,

不得不在永生诱惑与种族灭绝之间做出选择—— 最终将舰队引向了琉璃星永恒的黑暗深渊。

海,是活着的。它呼吸,胸膛起伏间,亿万兆吨的蓝色液体缓慢地、沉重地,

推挤着“初晓号”殖民基地坚硬的合金支脚。不是地球上那种熟悉的、带着咸腥的海风,

这里的空气弥漫着一种奇异的甜腻,混合着某种金属冷却后的气息。外面,

是琉璃星我们如此命名它的“靛蓝季”。从观察窗望出去,海水稠得如同打翻的墨瓶,

一种深邃、几乎发黑的蓝色,一直蔓延到天际线,

与同样呈现出暗紫色调的、点缀着陌生星座的天空相接。

艾伦·凯斯靠在冰凉的观察窗舷窗上,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强化玻璃表面,留下短暂的湿痕。

他的倒影模糊地映在玻璃上,一张属于地球,却已被异星的风蚀刻得有些疲惫的脸。才三年。

按照地球标准时间,仅仅三年。但琉璃星的每一天,都漫长得好似一个世纪。

不是为了这里的风景,尽管它壮丽得令人窒息。是为了那“蓝色”。基地的通用广播系统里,

无感情起伏的电子女声正在循环播报:“……靛蓝季浓度峰值预计将于七十二标准时后抵达。

所有外部作业单位需严格遵守防护规程。重复,采收作业效率提升至最高优先级。

个人配额制度依旧有效,贡献点兑换窗口持续开放……”“蓝色”。

官方术语是“琉璃星海洋色素复合体”,一种奇迹,一种恩赐,也是诅咒。人类偶然发现,

提炼并摄入这种随着琉璃星季节变幻而改变浓度的海洋色素,能显著延缓细胞端粒的缩短,

效果惊人——简单说,它能延长寿命,幅度大到足以让任何一个权贵疯狂。于是,

殖民、掠夺,披着科研与开发外衣的饕餮盛宴开始了。

“初晓号”和其他十几个散布在琉璃星海洋上的基地,就是这场盛宴的前哨餐桌。

艾伦是指挥官莉娜·马尔科手下的科研主管之一,生物信号解读专家。他的工作,

原本是分析海洋生物的电化学信号,试图找到更高效、更安全采收色素的方法。

一份优越的工作,前途光明,至少在抵达琉璃星之前他是这么认为的。

直到他第一次穿上那套笨重的抗压潜水服,真正潜入这片靛蓝色的深渊。

那是一次例行的深海探测器布放任务。下潜,不断下潜。光线被浓稠的蓝色迅速吞噬,

周围只剩下探测器灯光切开的一小片混沌。然后,他看到了它们。不是通过眼睛,

至少不完全是。是一种感觉,一种直接涌入脑海的“印象”。光的丝带,无声地摇曳,

勾勒出庞大而优雅的轮廓。悠长的、仿佛来自时间尽头的吟啸,不是声音,是振动,

直接敲打在灵魂的鼓膜上。悲伤,无边无际的悲伤,还有某种古老的、沉静的智慧。那一刻,

他差点因为分神而操作失误。返回基地后,那些“印象”却挥之不去。

他开始在值班日志的加密分区里记录这些碎片,称之为“深海幻象”。他不敢对任何人说,

尤其是在莉娜·马尔科面前。那位以效率和冷酷著称的女指挥官,

眼睛里只有色素浓度曲线和采收进度表。艾伦转过身,离开令人压抑的舷窗。

他需要去实验室,分析上一批采收单元传回的数据。

穿过基地银灰色、弥漫着消毒水气味的走廊,金属地板在脚下发出规律的回响。

几个穿着同样灰色制服的工作人员与他擦肩而过,脸上是长期处于封闭环境下的麻木。

他们谈论着贡献点,谈论着下次轮休回地球的假期,

谈论着用积攒的贡献点为自己或家人兑换“蓝色”配额。永生,或者接近永生。

这个诱惑像基地深处的背景辐射,无处不在,渗透到每个人的骨髓里。实验室里,

仪器发出低沉的嗡鸣。艾伦坐在控制台前,屏幕上流动着复杂的生物电信号图谱,

来自附着在采收器上的传感器。原本应该只是记录海洋环境参数和可能的干扰信号。

但最近几周,他偷偷调整了几个传感器的接收频段和灵敏度。屏幕上,一片混沌的噪声中,

开始浮现出某种……结构。不是已知的任何海洋生物的信号模式。它们更加复杂,

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时而如同潮汐般缓慢起伏,时而如同神经脉冲般急速闪烁。

艾伦调出自己记录的“深海幻象”日志,进行交叉比对。心跳莫名地加快。一些模糊的图案,

开始在信号流中稳定下来。像是某种……符号?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某种承载意义的印记。

一个旋涡,中心有一个暗淡的光点。一片连绵的、如同山峦的起伏线。

一道突然的、锐利的断裂痕迹。他尝试着,用一个简单的反馈程序,向检测到信号源的方向,

发送了一段经过编码的、代表“和平”与“问候”的数学序列π的前一百位小数,

以一种特定的频率调制。这是他私下里做的,近乎幼稚的尝试,如果被基地安全部门发现,

足以让他立刻被解除职务,送上军事法庭。发送完毕。

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的嗡鸣和他自己有些粗重的呼吸。几分钟,或者更久,

时间在寂静中粘稠地流逝。然后,屏幕上的信号模式骤然改变。

原本散乱、需要费力解读的印记,突然凝聚、清晰起来。它们不再是模糊的图案,

而是直接在他脑海中“翻译”成了他可以理解的概念——不是通过语言,

而是一种直接的意识流。一片温暖的、涌动着生命力的光。一个疑问,带着好奇与警惕。

一个形象:一个发光的、拥有流线型身躯和长长触须的生物,在无尽的蓝色中优雅地巡游。

艾伦猛地向后靠在椅背上,心脏狂跳,几乎要撞碎胸骨。不是幻觉。绝对不是。

他颤抖着手指,再次在控制台上输入。这次,他发送了一段简单的、代表“我,人类,探索,

无害”的图像信息——一个简笔画风格的人类轮廓,以及一颗星球。回应来得更快,更清晰。

一个庞大的、交织着无数光点的网络形象,覆盖了整个琉璃星的海洋。每一个光点,

都是一个意识,一个存在。它们彼此连接,共享着……某种东西。记忆?情感?历史?然后,

是一段“信息流”汹涌而来。不是线性的叙述,而是爆炸式的、全景式的体验。

他“看到”琉璃星古老的过去,海洋是清澈的、近乎无色的。

他“看到”第一个“汐族”他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这个称呼个体生命的萌发,

如同一点星火在深海中点亮。他“看到”无数汐族个体,它们没有实体意义上的死亡,

当它们的生命走到尽头,它们的意识、它们全部的记忆和体验,会以一种能量的形式,

回归到海洋之中,与那种奇异的色素复合体结合,沉淀下来,成为海洋“蓝色”的一部分。

季节性的颜色变幻,正是整个汐族集体记忆的潮汐性活跃与沉寂的体现。靛蓝季,

意味着古老记忆的大规模苏醒与共鸣。色素,不是资源。是坟墓。是图书馆。

是汐族存在的延续,是它们文明的唯一载体。人类,在吞噬它们的祖先,它们的记忆,

它们的历史。每一滴被提炼的“蓝色”,都是一段被彻底磨灭的、独一无二的生命史诗。

艾伦感到一阵剧烈的恶心,胃部翻搅,他冲进实验室角落的洗手池,干呕起来。抬起头,

镜子里是他苍白失措的脸。他刚才做了什么?他沟通了一个智慧种族,

然后得知人类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针对一个文明的种族灭绝,

而且是以最亵渎的方式——吞噬它们的灵魂遗产。恐慌攫住了他。他必须报告。

必须告诉莉娜指挥官,告诉所有人,我们错了,大错特错!但这个念头刚升起,

就被另一个更冰冷的现实压了下去。报告?谁会相信?证据呢?他脑海里的意识流连接?

那些无法复现的信号模式?在“蓝色”带来的永生诱惑面前,他的说辞只会被当成精神失常,

或者更糟,叛徒的狡辩。莉娜·马尔科会第一个把他扔进禁闭室,然后继续她的采收大业。

他瘫坐在椅子上,冷汗浸湿了后背。观察窗外,那片靛蓝色的海洋,此刻在他眼中,

不再是美丽的异星奇景,而是无数哀嚎、被吞噬的灵魂汇聚成的、无边无际的绝望之海。

接下来的几天,艾伦在极度的焦虑和伪装出的平静中度过。

他继续与那个他命名为“艾奎”取自地球古语,

意为“回声”的汐族意识保持断断续续的连接。交流依旧困难,

充满了隐喻和需要直觉去理解的意识碎片,但他逐渐明白了更多。汐族知道人类的到来,

知道人类在做什么。它们试图沟通,但它们的存在方式,它们的“语言”,

对人类而言过于陌生。艾伦,是第一个,或许也是唯一一个,能够穿透这层意识壁垒的人类。

艾奎向他展示了记忆核心的存在——那是琉璃星海洋深处一个特定的区域,

是汐族集体记忆最古老、最集中、也最脆弱的中枢。它随着记忆潮汐移动,但在靛蓝季,

它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且信号或者说,记忆浓度最强。那里沉睡着汐族最初始的源头,

是所有个体意识最终回归和重新连接的基点。摧毁记忆核心,

等于彻底格式化汐族的文明硬盘。它们不会立刻物理死亡,

但会变成没有历史、没有传承、没有集体意识的空白存在,与灭亡无异。而人类舰队,

在莉娜·马尔科的野心驱动下,正渴望找到并大规模开发那个“色素浓度最高的区域”。

常规的探测手段一直无法精确定位,因为记忆核心似乎有一种屏蔽机制。直到今天。

艾伦被直接传唤到指挥官办公室。莉娜·马尔科站在巨大的战术星图前,背对着他。星图上,

琉璃星的海洋被标注出密密麻麻的数据点和预测模型。“凯斯主管,”她没有回头,

声音冷硬,“你的生物信号分析小组,最近在深海低频信号溯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