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1 初露锋芒大燕朝,京都繁华似锦,处处透着一股纸醉金迷的气息。在这繁华背后,

却也隐藏着无数的暗流涌动,权谋争斗如一张无形的大网,笼罩着每一个角落。丞相府中,

有一位名叫苏锦的小姐,年方二八,生得明眸皓齿,眉眼间透着一股灵动聪慧之气。

她自幼便对诗书兵法、权谋之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躲在书房里,

捧着那些晦涩难懂的书籍一看就是一整天,府中的下人都打趣说,小姐这聪慧劲儿,

怕是比男儿都要强上几分呢。苏锦的父亲苏丞相,乃是朝中重臣,一生为朝廷鞠躬尽瘁,

却也深陷朝堂纷争之中。苏锦深知父亲的不易,便暗自下定决心,要凭借自己的智慧,

在这复杂的京都之中,为父亲分忧,守护苏家的安稳。这一日,京都举办了一场春日诗会,

邀请了各世家的公子小姐参加,旨在以诗会友,交流才学。苏锦也在受邀之列,

她身着一袭淡粉色的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海棠花,外披一件月白色的轻纱披风,

简约却不失优雅,整个人宛如春日里盛开的花朵,娇艳动人。诗会设在城郊的一处园林之中,

园林内繁花似锦,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湖边垂柳依依,微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好一幅春日美景图。众人齐聚在湖边的亭子里,先是一番寒暄,而后便开始了吟诗环节。

那些世家公子小姐们纷纷展示着自己的诗作,或婉约,或豪放,一时间,亭中诗韵流转,

喝彩声此起彼伏。轮到苏锦时,她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微微福了福身,朱唇轻启,

吟道:“春日寻芳柳岸东,湖光山色映眸中。花开花落寻常事,且把诗心付暖风。

”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黄莺出谷,诗作更是意境深远,既有对春日美景的描绘,

又透着一股豁达超脱的心境。众人听后,先是一愣,随后纷纷鼓掌称赞,

就连一向挑剔的几位老学究也不禁点头认可,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就在众人沉浸在诗会的雅趣之中时,忽然,一阵喧哗声从园林外传来。

原来是礼部尚书家的公子王逸带着一群家丁,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王逸此人,

平日里仗着自家的权势,在京都中横行霸道,是个出了名的纨绔子弟。

今日他听闻这诗会上来了不少漂亮的小姐,便起了凑热闹的心思,想要来寻些乐子。“哟,

这诗会挺热闹啊,怎么也不邀请本公子啊?” 王逸大摇大摆地走进亭子,

一双眼睛肆无忌惮地在各位小姐身上打量着,最后落在了苏锦身上,

眼神中顿时露出了一丝惊艳之色。“苏小姐,几日不见,越发标致了呀。

” 王逸嬉皮笑脸地朝着苏锦说道,言语间透着一股轻浮。苏锦皱了皱眉头,

心中涌起一股厌恶之情,但她面上依旧保持着礼貌的微笑:“王公子,这诗会乃是文雅之地,

还望你自重些。”王逸却不以为然,反而变本加厉:“自重?本公子今日就是来凑个热闹,

苏小姐这么不给面子,莫不是觉得自己是丞相府的千金,就瞧不上我等了?”说着,

他朝着身后的家丁使了个眼色,那些家丁会意,便开始在亭中捣乱起来,

将桌上的茶水点心打翻在地,诗稿也被弄得乱七八糟,好好的一场诗会顿时被搅得乌烟瘴气。

众人敢怒不敢言,都怕得罪了这礼部尚书家的公子,只能在一旁默默看着,敢怒不敢言。

苏锦见状,心中暗暗思索着应对之策。她知道,若是直接与王逸起冲突,虽然苏家不怕,

但毕竟会落人口实,影响苏家的名声。得想个巧妙的办法,既能让王逸知难而退,

又能维护住诗会的秩序。忽然,她灵机一动,看向王逸,笑着说道:“王公子,

既然你今日也来了,想必也是有几分诗才的,不然咱们来比试比试诗词如何?若是你赢了,

这诗会便由你做主,我们都听你的;可若是你输了,那就得带着你的人乖乖离开,如何?

”王逸一听,先是一愣,他平日里只知道吃喝玩乐,哪有什么真才实学,

但又不想在众人面前丢了面子,便硬着头皮说道:“比就比,本公子还会怕了你不成!

”苏锦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计较,她说道:“那便以这春日园林之景为题,

咱们各作一首诗,限时一炷香的时间,然后请在场的各位评判,如何?”众人一听,

都觉得这个提议甚好,既能解决眼前的纷争,又能继续这诗会的雅兴,纷纷点头赞同。很快,

下人便点燃了一炷香,放在亭子中间。王逸看着那燃烧的香,心中有些发慌,

绞尽脑汁地想着诗句,可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急得额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而苏锦却气定神闲,她环顾着园林中的美景,脑海中已然构思好了一首佳作。不多时,

一炷香燃尽,苏锦率先开口吟道:“春风拂柳翠丝长,燕舞莺啼绕画梁。桃李争妍花满径,

湖光山色韵流芳。” 她的诗作对仗工整,将园林春日的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般。众人听后,纷纷叫好,称赞之声不绝于耳。再看王逸,憋了半天,

才结结巴巴地说道:“春日…… 春日那个花儿开,鸟儿飞呀飞过来,

湖边…… 湖边有人在,哎呀,反正就是挺美的。” 他这所谓的诗,毫无韵律可言,

粗俗不堪,引得众人哄堂大笑。王逸见状,脸色涨得通红,又羞又恼,

却也知道自己输得彻底,只能狠狠地瞪了苏锦一眼,带着家丁灰溜溜地离开了园林。

经此一事,苏锦的名声在京都中更是传开了,众人都对这位聪慧机智的丞相府小姐刮目相看,

而苏锦也在这小小的诗会中,初露锋芒,展现出了她过人的智慧与胆识。

2 朝堂风云苏锦在诗会上智斗王逸的事情,很快便传到了苏丞相的耳中。

苏丞相既为女儿的聪慧感到骄傲,又有些担忧,他深知京都这潭水太深,女儿如此锋芒毕露,

怕是会招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果然,没过几日,麻烦就找上门来了。朝堂之上,

御史大夫突然弹劾苏丞相,说他结党营私,意图把控朝政,还拿出了一些所谓的证据,

虽然那些证据都是些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东西,但在有心人的推动下,

朝堂上顿时掀起了一阵轩然***,不少大臣纷纷附和,要求彻查此事。皇帝坐在龙椅上,

脸色阴沉,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大臣们,心中也是疑虑重重。苏丞相一生忠心耿耿,

他原本是不信这些弹劾之言的,但如今人证物证俱在,又不得不做出个样子来。“苏爱卿,

你可有什么话要说?” 皇帝看着苏丞相,缓缓问道。苏丞相上前一步,神色坦然,

不卑不亢地说道:“陛下,老臣一生忠心为国,从未有过结党营私之心,这些所谓的证据,

皆是有心之人捏造陷害,还望陛下明察。”皇帝微微点头,说道:“朕自然是相信苏爱卿的,

但如今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若不彻查,难以服众。朕便命大理寺卿严查此事,

务必还苏爱卿一个清白。”下了朝后,苏丞相忧心忡忡地回到了丞相府,

将朝堂上的事情告诉了苏锦。苏锦听后,眉头紧皱,她知道,这背后定然是有人在暗中策划,

想要扳倒苏家,夺取朝堂上的权势。“父亲,您莫要担忧,女儿定会想办法查明真相,

还苏家一个清白。” 苏锦看着父亲,眼中透着一股坚定的决心。苏锦深知,要想查明真相,

得先从那些所谓的证据入手。她乔装打扮成一个小厮的模样,偷偷溜出了丞相府,

来到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暗中打听消息。经过几日的走访调查,

苏锦发现那些证据的源头似乎都指向了一个人 —— 吏部侍郎李大人。

这李大人平日里与苏家并无什么过节,为何要如此处心积虑地陷害苏家呢?

苏锦心中疑惑不已,决定深入调查一下这个李大人。她设法混进了李大人的府邸,趁着夜色,

悄悄地潜入了李大人的书房。书房内堆满了各种书籍和文件,苏锦小心翼翼地翻看着,

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线索。终于,在一本账本中,她发现了一些端倪。

这本账本记录了李大人与一个神秘人物的往来账目,数目巨大,而且每隔一段时间,

就会有一笔款项标注着 “办事费用”。苏锦心中一动,

觉得这个神秘人物很可能就是幕后主使,只要能查出这个神秘人物是谁,

就能解开苏家被陷害之谜。就在苏锦准备继续查看账本时,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她心中一惊,知道有人来了,连忙找了个地方躲了起来。

只见李大人和一个黑衣人走进了书房,那黑衣人全身都笼罩在黑袍之下,看不清面容,

只露出一双阴鸷的眼睛。“李大人,苏家的事情办得如何了?那苏丞相可有被扳倒?

” 黑衣人声音低沉沙哑,透着一股阴森的气息。李大人恭敬地说道:“回大人的话,

如今朝堂上已经对苏家起了疑心,大理寺正在严查此事,相信用不了多久,

苏家就会彻底倒台了。”黑衣人冷笑一声:“哼,最好是如此,苏丞相在朝堂上一日,

对我们的计划便是个阻碍,务必要尽快将他铲除。”苏锦躲在暗处,

将两人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心中暗暗吃惊,原来苏家竟是挡了这些人的路,才遭此陷害。

她心中思索着,这个神秘的黑衣人到底是谁,又有着什么样的阴谋呢?

等李大人和黑衣人离开后,苏锦从藏身之处出来,

她记住了账本上那个神秘人物的一些关键信息,然后悄悄地离开了李大人的府邸,

回到了丞相府。苏锦将自己查到的线索告诉了苏丞相,苏丞相听后,脸色凝重,

他意识到此事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背后定然牵扯到了一个庞大的势力。“锦儿,

你这次做得很好,但此事太过危险,你日后切不可再如此冒险了,接下来的事情,

为父会想办法处理的。” 苏丞相看着女儿,眼中满是疼爱与担忧。

苏锦却摇了摇头:“父亲,如今苏家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女儿怎能置身事外?

我定会继续追查下去,一定要揪出这个幕后黑手,还苏家一个公道。

”苏丞相知道女儿的性子,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叮嘱她一定要小心行事。3 智解危机苏锦并没有因为父亲的叮嘱而停下追查的脚步,

她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继续深入调查那个神秘黑衣人的身份。经过一番周折,

她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发现,这个神秘黑衣人似乎与京城的一个地下商会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个地下商会平日里做着一些见不得光的生意,暗中操控着京城的诸多产业,势力庞大,

而且背后似乎有着朝中权贵的支持。苏锦觉得,要想找到黑衣人,得先从这个地下商会入手。

她设法结识了一位曾经在地下商会做事,后来因为一些事情脱离出来的老者,

从老者口中得知了一些关于地下商会的内部情况。原来,这个地下商会每隔一段时间,

都会在京城外的一处废弃庄园中举行秘密***,商讨一些重要的事务,而那个神秘黑衣人,

很可能会在***上出现。苏锦心中一动,决定冒险去参加这个秘密***,

看看能不能找到黑衣人,揭开苏家被陷害的真相。到了***的那一日,苏锦再次乔装打扮,

扮成一个年轻的商人模样,混进了前往废弃庄园的队伍之中。废弃庄园外,戒备森严,

守卫们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进入的人。苏锦心中有些紧张,

但她表面上依旧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顺利地通过了守卫的检查,进入了庄园内。

庄园内的大厅中,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或是低声交谈着,或是神色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苏锦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默默地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不多时,

一个身着黑袍的身影走上了大厅前方的高台,正是苏锦一直在寻找的那个神秘黑衣人。

“各位,今日召集大家前来,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苏家如今已经陷入了困境,

只要我们再加把劲,让大理寺定了他们的罪,那苏家的产业和在朝堂上的势力,

便都是我们的了。” 黑衣人声音低沉,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兴奋。台下的众人纷纷附和,

脸上露出贪婪的神情。苏锦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怒火中烧,她没想到这些人如此狠毒,

为了一己私利,竟然要置苏家于死地。就在这时,黑衣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

目光朝着苏锦所在的角落扫了过来,眼神中透着一丝怀疑:“那边的小子,看着面生啊,

以前怎么没见过你?”苏锦心中一惊,知道自己引起了对方的注意,但她很快冷静下来,

站起身来,抱拳行礼道:“在下初来乍到,听闻此处有发财的机会,便想来凑个热闹,

还望大人多多关照。”黑衣人打量了一下苏锦,见她言辞得体,神色自然,

心中的怀疑稍稍减轻了些:“哼,既然来了,那便好好听着,若是敢有什么异心,

可别怪我不客气!”苏锦连忙点头称是,重新坐了下来。她知道,自己不能在这里久留,

得想个办法尽快脱身,同时还要将这里的情况传递出去,让父亲和朝廷知道这些人的阴谋。

忽然,苏锦灵机一动,她趁着众人不注意,悄悄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型的烟花信号弹,

这是她出门前特意准备的,以备不时之需。她假装起身去倒水,走到大厅的一个角落,

然后悄悄地点燃了信号弹。信号弹腾空而起,在空中绽放出绚丽的烟花,在黑夜中格外显眼。

庄园外负责巡逻的守卫们看到烟花,以为是有敌人来袭,顿时一阵慌乱,

纷纷朝着庄园内跑来查看情况。大厅内的众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烟花惊到了,

一时间乱作一团。苏锦趁机混在人群中,朝着庄园外跑去。黑衣人察觉到情况不对,

大声喊道:“别让那小子跑了!”可此时场面混乱,根本没人顾得上苏锦,

她凭借着灵活的身法,顺利地逃出了庄园,消失在了夜色之中。苏锦没有直接回丞相府,

而是朝着大理寺的方向跑去。她知道,现在只有大理寺能够尽快采取行动,

制止这些人的阴谋。到了大理寺,苏锦求见大理寺卿,

将自己在地下商会听到的阴谋以及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并拿出了自己从李大人府邸偷出来的账本作为证据。大理寺卿本就是个公正严明的人,

他听闻此事后,深知事情的严重性,立刻调集人手,朝着废弃庄园赶去。等他们赶到庄园时,

那些地下商会的人还没来得及撤离,便被大理寺的人一网打尽。黑衣人见势不妙,想要逃跑,

却被大理寺的高手追上,最终被擒获。经过一番审讯,黑衣人交代了一切。原来,

他是受当今皇帝的一位皇叔 —— 宁王的指使,宁王一直觊觎皇位,想要铲除朝中的异己,

苏家作为皇帝的得力重臣,便成了他的眼中钉,于是便策划了这一系列的阴谋,

想要陷害苏家,进而掌控朝堂。真相大白后,皇帝龙颜大怒,下令将宁王贬为庶人,

流放边疆,参与此事的一干人等也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苏丞相和苏家终于洗清了冤屈,

而苏锦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成功地化解了苏家的危机,

她的名字也在京都中被传为佳话,众人都称赞她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奇女子。

4 入宫伴驾经此一事,苏锦的聪慧与胆识在京都乃至整个朝廷都传开了,

皇帝也对这位丞相府的千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她是个难得的人才,便下旨召苏锦入宫,

封她为女官,伴驾左右,协助处理一些宫廷事务。苏锦接到圣旨后,心中既有些忐忑,

又满是期待。她知道,入宫伴驾虽然是一份殊荣,但宫中的规矩繁多,人际关系复杂,

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困境。不过,她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既然皇帝如此看重自己,

那她便要在宫中好好施展一番拳脚,为朝廷、为百姓做些实事。入宫那日,

苏锦身着一身简洁而得体的女官服饰,头戴乌纱帽,腰束玉带,身姿挺拔,面容端庄,

整个人透着一股干练聪慧的气质。她跟着前来接引的宫女,穿过一道道宫门,

踏入了那金碧辉煌却又透着森严气息的皇宫。初入宫时,苏锦便遇到了不少刁难。

宫中的一些老嬷嬷和宫女,见她是新来的,又深得皇帝宠爱,心中不免有些嫉妒,

便想着给她个下马威。有一次,

负责管理宫廷服饰的刘嬷嬷故意将一批即将用于宫宴的重要服饰的账目弄乱,

然后诬陷是苏锦在查看时不小心弄错的,想要让苏锦在众人面前出丑,受到责罚。

苏锦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陷害,并没有慌乱。她冷静地接过账目,仔细地查看起来,

凭借着自己平日里对账目管理的了解,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刘嬷嬷,

这账目上的几笔记录,明显是有人后来添加上去的,

而且这墨迹的新旧程度与其他地方也不一致,您这么做,莫不是想故意陷害我呀?

” 苏锦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刘嬷嬷,眼神中透着一股洞悉一切的了然。

刘嬷嬷没想到苏锦这么快就发现了破绽,脸色微微一变,

但还是强装镇定:“苏女官这是说的什么话,我在这宫中管了这么多年的账目,

怎会做出这等事来?你莫要为了推脱责任,就胡乱攀咬别人。”苏锦微微一笑,也不恼,

继续说道:“嬷嬷既然如此说,那咱们不妨把当时负责记录这笔账目的小宫女找来对质一下,

也好还我一个清白。”刘嬷嬷一听,心中有些慌了,那小宫女是她的心腹,若是找来对质,

必然会露馅,可她又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应道:“找就找,

我倒要看看你能耍出什么花样来。”不多时,小宫女被带了过来,她一见到这阵仗,

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低着头,不敢吭声。苏锦看着她,轻声问道:“你如实说,

这账目上的几笔记录,可是你后来添加上去的?”小宫女偷偷看了刘嬷嬷一眼,

见刘嬷嬷朝她使眼色,犹豫了一下,还是咬着嘴唇说道:“回苏女官的话,

这…… 这账目就是当时如实记录的,并无添加一说呀。”苏锦微微皱眉,

她知道这小宫女是在说谎,不过她早有准备,从怀里掏出一本自己平日里记录的小本子,

翻开其中一页,说道:“你看,这是我之前偶然记下的关于这批服饰的一些细节,

与原本正确的账目是相符的,而你这账目上多出来的部分,根本对不上号。况且,

我今日才第一次查看这批账目,之前根本没机会去改动它,而你作为记录之人,

若说不清楚这其中的缘由,那可就别怪我禀明上头,让内务府好好查查此事了。

”小宫女听了苏锦的话,吓得脸色惨白,“扑通” 一声跪在地上,

哭着说道:“苏女官饶命啊,是…… 是刘嬷嬷让我这么做的,我也是被逼无奈呀。

”刘嬷嬷见事情败露,也慌了神,赶忙求饶:“苏女官,是老奴一时糊涂,您大人有大量,

就饶了老奴这一回吧。”苏锦看着刘嬷嬷,神色严肃地说道:“嬷嬷,我初来乍到,

本无意与您结怨,但您这般无故陷害于我,若是今日我轻易放过了您,

日后怕是还有人会效仿,那这宫中的规矩可就乱了套了。我会将此事如实禀明内务府,

至于如何处置,就看上面的意思了。”最终,刘嬷嬷因为此事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苏锦也借此立威,让宫中众人知道,她可不是好欺负的,那些原本想要刁难她的人,

也都收敛了许多。在处理宫廷事务的过程中,苏锦凭借着自己的聪慧才智,

将各项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宴会的筹备、宫人的调度,还是一些琐碎的内务整理,

她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深得皇帝的赞赏。有一回,宫中要举办一场大型的中秋宴,

宴请朝中的重臣和各国的使节。这场宴会规格极高,容不得半点差错,

皇帝便将筹备之事全权交给了苏锦负责。苏锦深知责任重大,

她先是仔细查阅了以往类似宴会的记录,了解了各项流程和注意事项,

然后又亲自去查看场地布置、菜品安排以及歌舞表演的排练等情况。在查看菜品时,

苏锦发现御膳房准备的一些菜肴虽然精美,但却忽略了各国使节的口味差异。

她立刻找来御膳房的大厨,说道:“此次宴会上有诸多外国使节,

他们的饮食习惯与咱们大燕不同,咱们不能只按照咱们的喜好来准备菜品,得考虑周全些。

比如西域的使节,他们偏爱甜腻和香料浓郁的食物,

咱们可以准备一些特色的甜糕和加了独特香料的烤肉;而东夷的使节,喜好清淡鲜美的海味,

咱们得安排几道精致的海鲜菜肴才行。”御膳房的大厨们听了苏锦的建议,纷纷点头称是,

立刻按照她的要求重新调整了菜品。在场地布置方面,苏锦也别出心裁。

她摒弃了以往一些过于繁复奢华的装饰风格,采用了更为简洁大方却又不失大气的布置方式,

将中秋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如用彩色的丝绸扎成了一轮轮明月的形状,

悬挂在宴会厅的四周,营造出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氛围。歌舞表演的排练上,

苏锦亲自挑选了宫中技艺精湛的舞姬和乐师,

要求他们排练一些具有大燕特色又能展现出友好祥和氛围的节目,

并且在节目编排上注重节奏的变化和与观众的互动,让整个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到了中秋宴那一日,整个宴会进行得十分顺利,朝中重臣们对宴会的安排赞不绝口,

各国使节也对菜品和表演等都非常满意,纷纷夸赞大燕宫廷的用心与周到。皇帝看着这一切,

对苏锦更是刮目相看,在宴会上当众夸赞苏锦:“苏女官心思缜密,才能出众,

此次中秋宴筹备得如此完美,实乃大功一件啊。”苏锦赶忙跪地谢恩:“陛下谬赞了,

这都是臣分内之事,能让宴会顺利进行,让各位大人和使节满意,臣便心满意足了。

”经过这中秋宴一事,苏锦在宫中的地位愈发稳固,众人对她也越发敬重,

而她也在宫中继续施展着自己的才华,为宫廷的和谐运转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5 外交风云随着苏锦在宫中的名声越来越响亮,她的才能也引起了朝廷外交方面的重视。

大燕朝与周边几个国家的关系一直处于微妙的变化之中,时有摩擦和外交难题出现,

朝廷急需一位能在外交场合中巧妙周旋、化解矛盾的人才。正巧,北方的柔然国派来了使者,

前来商讨边境贸易的相关事宜。这柔然国近年来国力渐强,在边境上时常有些小动作,

此次前来,表面上是谈贸易,实则是想借机试探大燕朝的态度,争取更多的利益。

皇帝斟酌之后,决定让苏锦参与此次与柔然国使者的谈判,协助负责外交事务的大臣,

共同应对这一棘手的局面。苏锦接到旨意后,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

但她没有丝毫退缩之意,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她先是让人收集了大量关于柔然国的资料,

包括他们的风俗习惯、经济状况、政治格局以及以往与大燕朝交往的记录等,

然后仔细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找到柔然国此次谈判的底线和可能的诉求。谈判当日,

苏锦跟随外交大臣来到了朝堂之上,只见那柔然国使者身着华丽的皮毛服饰,

头戴一顶造型奇特的毡帽,眼神中透着一股精明与傲慢。双方行过礼后,便进入了正题。

柔然国使者率先开口,用着不太流利的大燕语说道:“贵国的皇帝陛下,我国此次前来,

乃是怀着极大的诚意,希望能与贵国扩大边境贸易的规模,

我国有许多珍贵的皮毛、药材等特产,想必贵国也是十分需要的。不过,

我国希望贵国能在边境关卡的税收上给予我们更大的优惠,同时,开放更多的贸易通道,

这样才算是公平的贸易往来呀。”外交大臣皱了皱眉头,正要开口回应,

苏锦微微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让她来说。苏锦上前一步,面带微笑,

不卑不亢地说道:“尊敬的柔然国使者,大燕朝向来重视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贸易合作,

对于贵国的特产,我们自然也是很感兴趣的。然而,边境关卡的税收,

乃是关乎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若是随意减免,恐怕会对我国的诸多事务造成影响。

而且,目前我国开放的贸易通道,已经足以满足双方的贸易需求,若贸然增加,

可能会引发一些管理上的难题呀。”柔然国使者一听,脸色微微一变,

显然对苏锦的回应不太满意:“苏女官这话可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我国诚心诚意想要与贵国合作,贵国却如此推脱,这可不是友好往来的态度啊。况且,

我国在边境上也时常受到一些小股马匪的骚扰,若是贸易通道不畅,货物运输不安全,

那这贸易怕是难以顺利进行啊。”苏锦心中明白,

这柔然国使者是在故意拿马匪的事情做文章,想要以此来施压。她眼珠一转,

笑着说道:“使者大人,关于马匪的问题,我国也一直十分重视,

其实咱们双方可以合作共同剿灭这些马匪呀。大燕朝可以派出军队,与贵国的边防力量一起,

在边境地区进行联合巡逻,这样既能保障贸易通道的安全,又能增进两国的情谊,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