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乌托邦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门在夏晚身后关闭,那声轻微的“咔嗒”声,像一道闸门,将李维与她,与那个充满烟火气的过去,彻底隔绝。

房间里模拟的阳光依旧温暖,但他只觉得冰冷刺骨。

他缓缓坐回悬浮座椅,身体的重量仿佛有千钧之重。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她身上那种新型合成纤维和微弱能量液的味道,取代了他记忆里熟悉的、带着阳光和洗衣液清香的体味。

“Aether。”

他对着空气开口,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疲惫。

“我在,李维先生。”

温和的中性声音立刻回应,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

“刚才的对话,你记录了吗?”

“根据您的隐私设置及‘守护者’核心伦理协议,涉及您与夏晚女士的私人交谈,仅进行非内容性情绪波动与生理指标监控,用于健康评估,音频与语义内容未予记录。

需要我启动详细记录功能吗?”

“不,不用。”

李维摆摆手。

连AI都比有些人更懂得尊重隐私和情感的脆弱。

他沉默了片刻,问道:“Aether,像夏晚……像她这样的‘半碳基’公民,现在有多少?”

“根据全球身份登记系统(非强制)的公开数据,约百分之三十五的自然出生人类己接受不同程度的生物机械融合改造。

其中,‘半碳’及以上程度的改造者,约占全球总人口的百分之十八,且比例仍在稳步上升。”

百分之十八。

听起来不算多,但李维明白,这往往是技术精英、富人和拥有话语权的阶层率先做出的选择。

他们是风向标,他们的选择,预示着未来的浪潮。

“社会……如何看待他们?

看待我们?”

他换了个问法。

“社会认知呈现多元化分布。”

Aether的回答严谨得像在宣读研究报告,“支持者认为这是人类进化的必然阶段,是迈向星辰大海的基石。

反对者,通常自称为‘纯粹派’,担忧人性异化与社会割裂。

大部分公众持观望或实用主义态度。

法律层面,所有公民权责平等,不受生理形态影响。”

“所以,歧视存在,但被法律禁止。”

李维总结道。

他能想象那水面下的暗流汹涌。

“可以这样理解,李维先生。”

李维站起身,再次走到窗前。

楼下花园里,几个孩子在玩耍,他们的动作灵敏得超出常理,其中一个孩子纵身一跃,竟轻松抓住了三米多高树枝上的一个球,落地时悄无声息。

是天生如此,还是己经过“优化”?

他看到一对散步的老人,步履从容,交谈时面部表情却略显僵硬,像是戴着一张制作精良的面具。

这个世界,正在他沉睡的五十五年里,悄无声息地滑向一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方向。

夏晚不是特例,她只是走在了浪潮的前沿。

“Aether,我的治疗方案……除了稳定现状,是否有涉及‘改造’的提议?”

他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医疗团队为您制定了三套主要方案。”

Aether迅速回应,“方案A:持续药物介入与神经调节,旨在长期维持现状,预估有效期为三十至五十年。

方案B:靶向基因编辑,尝试从根本上修复‘时间感知’基因缺陷,成功率预估百分之西十七,存在未知风险。

方案C:选择性神经接口植入与部分肢体仿生化,可彻底消除病症对生活的影响,并显著提升身体机能。

医疗团队基于您的过往心理评估,暂未主动推荐方案C。”

选择性改造……像夏晚那样。

李维闭上眼睛。

他理解夏晚的愤怒和失望了。

在她看来,他明明有通往“更好”未来的捷径,却固执地守着“落后”的过去。

但他无法说服自己。

那只握住夏晚机械手指时产生的微妙隔阂感,那拥抱时传来的几乎不可察的精密运作声,都在提醒他,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可能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那不仅仅是血肉,更是某种……定义了“存在”本身的东西。

“我知道了。”

他深吸一口气,“Aether,帮我接通外部新闻,我想看看……现在的世界。”

“好的,李维先生。

为您切换到全球资讯频道。”

眼前的柔性墙壁瞬间化为巨大的屏幕,清晰的画面和声音涌入房间。

主播的面容完美无瑕,播报着星际探索的新进展、某个城市全域AI管理的成功案例、一种新型神经植入体发布会……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但在那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李维仿佛听到了这个世界低沉的耳语——那是旧时代落幕的挽歌,也是新时代诞生的阵痛。

而他,这个来自过去的灵魂,该如何自处?

接下来的几天,李维在Aether的辅助下,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关于这个新时代的知识。

他像一个刚刚启蒙的孩童,重新学习这个世界运作的规则。

他了解到,AI“盖亚”网络己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全球资源调配到个人生活助理,高效、精准、无处不在。

犯罪率显著下降,因为无处不在的监控(美其名曰“环境感知系统”)和AI的预判能力,让大多数罪行消弭于无形。

生产效率极大提升,物质匮乏己成为历史。

表面上,这是一个近乎乌托邦的世界。

但李维凭借科学家的敏锐,很快发现了一些隐藏在数据罅隙中的不谐之音。

“Aether,显示近五十年全球艺术创作,特别是非AI辅助的纯人类艺术作品的趋势图。”

屏幕上,一条陡峭下滑的曲线触目惊心。

尤其是音乐、绘画、文学等传统领域,纯粹由人类独立创作(未使用AI生成、优化或深度介入)的作品数量和质量,都呈现断崖式下跌。

“原因分析?”

李维追问。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