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睡去与醒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公元2025年,秋,北京。

指尖下的触摸屏冰凉,一组异常跳动的脑电波轨迹,像垂死蝴蝶的翅膀,在李维眼前的屏幕上断断续续地闪烁。

会议室里,纳米级空气净化器的微弱嗡鸣,掩盖不住一种更为沉重的寂静——那是名为“绝望”的实体。

“李教授,‘渐进性时间感知失调症’……我们很抱歉。”

全球顶尖的神经学家科尔森博士,声音干涩得像磨砂纸,“您的生物钟,在基因层面被加速了。

外界的一秒,在您的神经感知中可能是十秒,甚至更长。

您的身体……正在以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过早地‘消耗’自己。”

李维沉默着。

窗外的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中关村林立的高楼切割成明暗交织的几何囚笼。

飞行汽车拖着淡蓝色的尾焰,在楼宇间无声穿梭,勾勒出一个技术奔腾年代的图景。

然而,这蓬勃的文明,却对他体内的倒计时束手无策。

三十五岁,国家“守护者”AI项目的首席生物神经学顾问,人生的黄金时期。

可他的内部时间正疯狂流逝。

模型推演,最多一年,他的身体就会因感知上的“过度衰老”而崩溃。

“常规治疗无效。”

科尔森补充道,回避着李维的目光,“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可控休眠’。

将你的新陈代谢和神经活动降至最低,等待……未来的技术。”

等待。

这个词轻飘飘的,像把一个漂流瓶扔进时间的洪流,却不知何处是岸。

会议在凝滞的空气中结束。

李维独自留下,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私人终端亮起,是夏晚的消息,简短的几个字:“晚上想吃什么?

我下厨。”

看着那条消息,一股尖锐的疼痛刺穿了他试图维持的冷静。

夏晚,他的夏晚,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他理性而有时过于灰暗的世界。

她是他的“人性锚点”。

而现在,他可能要亲手解开这个锚点。

回到家,熟悉的饭菜香气扑面而来。

夏晚系着围裙,在开放式厨房里忙碌,哼着一首他叫不出名字的古曲。

夕阳的余晖给她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回来了?”

她回头,笑容明媚,“今天开会怎么样?”

李维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她,把脸埋在她带着皂角清香的发丝里。

他没有回答,只是贪婪地呼吸着这片刻的安宁。

“晚晚,”他的声音有些闷,“如果……我需要离开很长一段时间。”

她切菜的手顿了顿,没有转身。

“多长?”

“可能……非常长。

长到……你可能会忘记我。”

她猛地转过身,手里还拿着菜刀,眼神锐利得像只被侵犯了领地的母豹子。

“李维,说人话。

别跟我打你们科学家那些哑谜。”

他看着她明亮的、带着怒意的眼睛,终于将“可控休眠”计划和盘托出。

他尽量用平缓的、不带感***彩的语言描述,像在做一个学术报告。

夏晚沉默了。

她放下刀,关掉火,拉着他在餐桌旁坐下。

房间里只剩下挂钟指针走动的滴答声,每一声,都像在敲击着李维加速流动的生命。

“所以,你要去睡一觉,做一个……等待被未来唤醒的睡美人?”

她试图用玩笑掩饰声音里的颤抖,但失败了。

“更像是一块被冷冻起来的化石。”

李维苦笑。

“我等你。”

夏晚抓住他的手,用力得指节发白,“无论多久,我都等你。

我会继续我的研究,‘生物机械融合’领域一定有突破!

在你醒来的时候,我一定能找到治好你的方法!”

她的眼神里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坚定。

李维心中涌起暖流,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忧虑。

他看到了她眼中除了爱意之外的东西——一种对技术极限的挑战欲,一种对“改造”本身的热忱。

那天晚上,李维站在书房的窗前,凝视着城市的璀璨灯火。

他的个人终端上,显示着“守护者”项目的最终代码审议稿。

在核心伦理模块,他亲手写入了一段基于“冯·诺依曼探测器”伦理悖论的指令雏形如下:当且仅当探测目标被确认为是独一无二的碳基智慧生命时,所有由该探测器衍生出的智能体都必须将这个碳基智慧生命的生存和意志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并且要无条件地服从它所发出的合法指令。

这一逻辑闭环是绝对不可逆转的,也绝对不可以被删除。

当时,这只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安全阀。

他从未想过,这段代码会像一个无尽的回音,只为他一人而鸣。

他关闭终端,城市的光影在他眼中模糊。

他不仅仅是在向一个人告别,而是在向一个时代告别。

阴影,来自他体内加速流逝的时间,以及一个他亲手埋下、却不知会结出何种果实的未来。

他知道,他必须走进那片漫长的黑暗了。

公元2080年,“生命之序”康复中心。

意识像退潮的海水,缓慢地回归一片陌生的沙滩。

李维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纯白而柔和的穹顶,光线模拟着清晨的微曦。

“李维先生,您醒了。”

一个温和、中性、毫无波澜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仿佛来自西面八方,“您的生命体征稳定。

初次复苏程序完成。

我是您的康复辅助AI,您可以叫我‘Aether’( 可译为“苍穹太空”或保留音译“埃忒(tui)尔”,常带有神秘、空灵的色彩,如希腊神话中“光明之神埃忒尔”)。

”李维尝试移动手指,一种久违的、属于他自己的虚弱感传来。

不是那种被时间疯狂拉扯的透支感,而是一种沉睡太久的僵硬和乏力。

“Aether……”他声音沙哑,“我睡了多久?”

“标准纪年,55年。”

Aether回答,“您的‘渐进性时间感知失调症’己得到有效控制。

恭喜您,李维先生。”

五十五年。

一个普通人大学辈子的时光。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