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素以宁静祥和、高度发达和富裕著称的北欧王国,有着冰川雕琢的壮丽峡湾、覆盖着茂密森林的连绵群山、点缀在海岸线上色彩明快如童话般的小镇。
人民习惯了高福利下的安宁生活,享受着漫长的夏日极昼和冬日绚丽的极光。
突如其来的武装叛乱,就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恐慌与动荡是巨大的,但也正因为这份“安逸”的底色,叛乱缺乏深厚的民众土壤和持续的动能。
国王奥拉夫五世展现了老牌王室的定力与外交手腕。
他并未龟缩于堡垒,而是在局势稍稳后,迅速返回王宫,向国民发表沉痛而坚定的演说,重申宪法的神圣和秩序的不可侵犯。
他与议会紧密协作,高效运转。
关键的一步棋,是充分利用斯堪迪亚作为北欧理事会、欧盟(虽未加入欧元区但联系紧密)以及北约伙伴国的重要地位。
国王亲自致电邻国丹麦、挪威、瑞典的君主和元首,外交大臣则密集穿梭于布鲁塞尔和华盛顿。
友邦的援助迅速而有力。
丹麦和挪威的皇家海军协助封锁了叛军控制的北部峡湾入口,切断了其海上补给和潜逃路线。
瑞典提供了关键的情报共享和技术支持,帮助定位叛军指挥节点和切断其加密通讯。
欧盟和美国则迅速冻结了己查明的、支持叛乱的境外金主账户,并施加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
斯堪迪亚本国训练有素、忠诚度极高的军队,在获得明确指令和国际支持后,迅速展开精准的清剿行动。
叛军如同失去水源的困兽,在内外交困下,抵抗意志迅速瓦解。
几场关键的战斗后,主要头目或被俘或潜逃,残余势力很快被肃清。
整个过程中,作为王储,我被推到了台前。
这不再仅仅是堡垒里的学习,而是真正的实践。
我跟随父亲出席高层会议,倾听战略部署,学习如何在危机中平衡各方利益,如何做出艰难但必要的决定。
更重要的是,我需要代表王室的未来,安抚民心。
在一场面向全球首播的王室记者会上,我坐在父亲身边。
巨大的水晶吊灯下,无数镜头对准了我们。
我穿着剪裁利落的珍珠白色套装,熔金色的长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那双标志性的灰蓝色眼睛。
脸上化了比平时更正式的妆容,掩盖了连日来的疲惫和内心的波澜。
“斯堪迪亚的韧性,源自我们对和平、法治和民主价值的共同坚守。”
我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用的是流利的斯堪迪亚语,语调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刻意为之的庄重。
“这场风暴考验了我们,但也让我们更加团结。
感谢所有忠诚的公民,感谢我们的军队和安全部队,感谢国际友邦及时而无私的援助。
王室与人民同在,我们将共同重建家园,确保这样的黑暗永不再临。”
我的措辞经过王室新闻办公室和父亲的反复推敲,每一个停顿,每一个眼神,都力求传达出镇定、信心和继承人的担当。
镜头捕捉着我得体的微笑、坚定的眼神和无可挑剔的仪态。
我知道,这副“冰雕王储”的形象,正通过卫星信号,传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 * *万里之外,中国。
《长风破浪》片场,短暂的休息间隙。
顾淮靠在休息室的折叠椅上,闭目养神,眉宇间是挥之不去的疲惫。
连续的高强度拍摄、工作室堆积如山的决策文件、以及即将到来的巡回演唱会筹备,像三座大山压在他肩上。
助理小陈轻手轻脚地递过来一杯温水,顺便把手机放在他旁边的桌子上,屏幕上正停留在一个国际新闻APP的推送页面。
顾淮睁开眼,习惯性地瞥了一眼手机。
推送标题是英文:“Scandia Crown Princess Eleanor Addresses Nation After Failed Coup Attempt”(斯堪迪亚王储艾莉诺亚在未遂政变后向全国发表讲话)。
他的手指像是有自己的意识,点了进去。
视频自动播放。
画面里,是那个熟悉又无比陌生的身影。
珍珠白的套装,盘起的金发,无可挑剔的妆容。
她坐在恢弘的王室大厅里,身边是威严的国王。
她的姿态端庄,眼神平静而坚定,对着镜头说着他听不懂、却能从字幕里感受到其分量的话语。
**得体。
**这是瞬间涌入顾淮脑海的唯一评价。
太得体了。
得体的微笑,得体的仪态,得体的措辞。
每一个细节都完美无缺,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高高在上的疏离感。
这与他记忆中那个深夜拘谨地坐在他对面、小口吃着他煮的面条、会因为他的注视而耳尖泛红、甚至在他保镖破门而入时惊慌失措却强装镇定的“小女孩”,判若两人。
一种强烈的荒诞感猛地攫住了他。
两周前?
仅仅两周前,她还在这里。
在他的公寓里,呼吸着他的空气,吃着他亲手做的食物。
那双灰蓝色的眼睛里,盛着紧张、好奇、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对他小心翼翼的迷恋。
现在,她却隔着冰冷的屏幕,坐在王座上,向一个国家发表演说。
“殿下……” 他无声地咀嚼着这个称呼,舌尖泛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苦涩和……不爽。
非常不爽。
这种不爽并非源于她的身份,而是源于这种身份的骤然显现所带来的巨大割裂感。
那个在他世界里短暂停留、留下了痕迹的“林诺”,仿佛被这个“艾莉诺亚殿下”彻底覆盖、抹杀。
他们之间那点微妙的、尚未理清的互动,在这个“得体”的王储形象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像个可笑的误会。
他烦躁地把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子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
助理小陈吓了一跳,疑惑地看过来。
“没事。”
顾淮的声音有些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他重新闭上眼,试图将那个盘着金发、一脸“得体”的身影从脑海里驱散。
然而,越是刻意,越是徒劳。
剧组的拍摄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每一天的日程都排得密不透风。
顾淮强迫自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般运转。
镜头前,他依旧是那个能将角色灵魂注入身体的顶级演员,一场场重头戏在他的演绎下酣畅淋漓。
导演喊“卡”后的间隙,他立刻被助理和工作人员包围,确认下一个场景、讨论服装、补妆、或者处理工作室发来的急需决策的邮件——演唱会的舞台设计定稿、新歌混音版本的最终确认、商务代言的合同细节……他的大脑像高速运转的处理器,在多重身份和繁重事务间无缝切换。
他依旧保持着那份对工作近乎苛刻的严谨。
一个镜头不满意,他会主动要求重来,首到完美。
审阅文件时,一个措辞的模糊,一个数据的存疑,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立刻会被圈出来要求核实。
他的低音炮在片场指挥若定,在电话会议中条理清晰,在演唱会的彩排中精准把控每一个环节。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台“机器”的某个精密齿轮下,卡进了一粒细小的、名为“艾莉诺亚”的沙砾。
在转场的车上,窗外飞逝的街景会突然让他想起她初到剧组时,那在东亚面孔中过于耀眼的混血轮廓。
在深夜独自回到空荡的公寓,打开冰箱看到仅剩的食材时,会鬼使神差地想起那个同样饥饿的夜晚,和她低头吃面时满足的眼神。
甚至在演唱会排练的间隙,听着耳返里自己低沉的声音,会莫名联想到他调侃她“反应像专门为我准备”时,她瞬间爆红的耳根。
这些念头毫无征兆地闯入,短暂而尖锐,打断他原本流畅的思绪,带来一阵莫名的烦躁和空落。
他厌恶这种失控的感觉。
他的人生向来目标明确,规划清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而这个突然闯入又突然消失、带着巨大秘密的“殿下”,就像一颗偏离轨道的彗星,在他的心湖上砸出了一个深坑,留下动荡的涟漪和无法填补的空白。
杀青的日子越来越近。
剧组里弥漫着即将结束的轻松和离别的感伤。
大家开始互相签名留念,讨论着杀青宴的安排。
顾淮配合着,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属于“顾淮老师”的温和笑意,接受着大家的祝贺和感谢。
只是,当他的目光扫过制片组的方向,或者听到有人无意中提到“林助理”这个名字时,他眼底的笑意会瞬间凝滞,随即被一层更深的、难以解读的沉寂所覆盖。
那个位置依然空着。
她还没有回来。
“归期不定”……这西个字像一句咒语,缠绕在心头。
工作行程表上,杀青之后是密集的演唱会巡演彩排和宣传,紧接着就是全球飞行的巡演日程。
时间像沙漏里的沙,飞速流逝。
他烦躁地翻着手机里排到几个月后的行程,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划过。
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焦虑、失落和某种连他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渴望,如同藤蔓般悄然滋生,缠绕着他精密运转的世界,越收越紧。
那个金发灰眸的身影,那个在“殿下”与“林诺”之间撕裂的谜团,己经在他心底最深处,悄然扎下了根,顽强地生长着,再也无法轻易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