寝室被分在了五楼的520,先把大包提了上去,然后再下楼取被褥。
聊天中得知,她是96级的,叫申月,粮食加工和仓储专业的。
她看我提的包很重的样子,所以上前帮我。
我心里是非常感动的,但我这个人嘴笨,不知说什么,只说了一句谢谢!
但我的行动力还是可以的,请她吃了一块一块钱一块的大脚丫。
楼下紧挨着宿舍楼左手边就是一个杂货铺,类似于小商店,日用品和一些常见的零食都有,就是比校外的商店里的东西贵一点。
被褥是军绿色的,还有一个蓝格床单,一个白床单,一个军绿色枕头。
寝室是一个大寝,住了12个人。
我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门牌号是用圆珠笔写在白色胶布上的,然后贴在门玻璃上方,靠近门框。
门上的黄漆有点地方都脱落了,里面的木头颜色也很深,说明这个木门的年龄应该很大了。
进到里面,布局是上下铺的铁床,床上放一个草垫子。
己经有七个人到了,有的床铺己经收拾完在吃零食,有的正在收拾,有点可能路途比较远,收拾完了在休息。
我在她们注视的目光下走进寝室,目光在床边贴着的白胶布上扫过,首到看到自己的名字——迟鸿燕,下铺。
此时,己经有一个女孩坐在我的床铺上。
见我提着行李到来,立刻笑着打招呼:“你好,我是安城的,我叫李丽晓。”
我也礼貌回道:“我来自梨市,我叫迟鸿燕。”
然后,她有些难为情的开口说:“那个,我睡觉不老实,睡在上铺我怕掉下来,咱们两个能换一下吗?”
我想着自己睡觉挺老实的,况且在一个寝室住着,就是上下床麻烦些,也没多大关系,所以就答应下来了。
把包扔在床上,就下楼把被褥和日用品(脸盆,毛巾,香皂大,饭缸)分两趟拿了回来。
别的同学也陆陆续续的来了,后来就差一名本市的没来,据说是生病请假了。
床铺铺好,把不用的东西放进储物柜。
下楼买了个热水壶,打了热水,然后,买了一袋方便面。
我得省着点花,不然,爸妈还得想办法凑。
那时地里的玉米秋天成熟后要送公粮,公粮送够了,剩下的可以自己自由买卖。
收成好的时候,余粮就多一点,那也不够一家人的花销。
爸爸偶尔会出去打些零工贴补家用,实在急用钱的话,就花点利息借钱。
这样的日子,打我记事起就屡见不鲜,有时甚至家里的温饱都成问题。
我记得有一年,家里没有米做饭了,吃了一个礼拜的烀豆角。
这是夏天,要是冬天估计就得成天烀土豆了。
晚上,上了晚自习。
发了一套校服,各科的书,作业本。
公布了课程表,以及明天的军训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