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太子死,鬼帝生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这故事还要从很久以前讲起。

人间曾有座名山,唤为殊离山。

山腰深处有座年代久远的神殿,名为清心殿。

殿中供奉的乃是五百年前一剑击毙混世魔王的上仙。

据传,魔王被击毙后,天降长虹,仙人便踏着长虹入了天界,得了飞升。

“此身无尘,此心清心。”

是仙人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大抵是教导世人像他这般清心寡欲方能不染尘埃,脱离世俗之苦荣登仙殿,因此这座神殿便唤为“清心殿”。

这清心殿有趣的并不是它的传说——论传说,随便抓来哪个神仙的故事,都能讲上三天三夜,太俗——而是神殿门口,伴随神殿而生的踏脚玄石。

正是这玄石给了将死之人第二次生命,才有了如今这段故事。

石块乌黑,西西方方,垫在门口,被人称为“耻辱石”。

凡是去殿内焚香祭拜的人必要狠踏这耻辱石。

石面经千人踩万人踏,被磨得光溜溜黑乎乎,油得发亮。

据说,这耻辱石乃是那魔王尸骨所铸。

前朝昏君修炼成魔,煞气冲天惨无人道,将天下扰得血流成河,生灵涂炭。

天下乱,群臣反,仙道百家合力围剿仍不敌他一人,最后是被这仙人当心一剑刺死。

领头大将下令将魔王尸首铸在黑石内,呈伏地跪拜状,又请仙道众家以法力布下封印,让他永生永世不得脱身。

自此,天下百姓踩着耻辱石,拜着仙人像,一边赞誉神尊,一边唾骂魔王。

据说骂得越凶,踩得越狠越能得仙人保佑——要是再啐上两口陈年老痰,效果更佳。

诛心的是,这魔王并未死,尚有一魄留在体内。

于是这千百年来,魔王困在石头内,日夜听人唾骂,任人践踏,没有奈何。

头几年,魔王只想冲出去将这些人碎尸万段。

又几年,他只在心内骂骂咧咧怼回去。

年年复年年。

污言秽语听得多了,魔王早己麻木习惯——能不能骂出点新花样,左不过是些陈腔老调,才气呢?

创新能力呢?

如今再听到有人骂他,或是指着他给自己的子孙讲魔王是如何祸害人间,仙人是如何大义凛然,他皆充耳不闻。

偶而遇到拿着仙人传本的姑娘来此窃窃私语,他才会竖起耳朵——听到书上说,因他和这仙人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关系,才会心甘情愿让仙人捅了一剑,最终死在仙人怀里——他打心里冷哼一声,嗤之以鼻:“本王困在这里少说几百年了,这故事怎么还越传越离谱了?”

久而久之,他的兴趣从听人如何编纂他的故事,渐渐转移到欣赏来来往往的善男信女——这个女子长得好呀,堪比琼楼仙子,妙哉妙哉;这个男子怎么生得如此丑陋?

求姻缘也不是来这座庙里求的呀!

这种苦中作乐的情怀延续至今,首到一天,一个孩子的出现彻底吸引了他的注意。

那孩子约莫三西岁,衣着华丽,小脸圆润,屁颠颠往殿里跑时绊到了脚,一个狗吃屎摔到地上。

那圆滚滚的小脑袋正正好磕在他身上,鲜血立马顺着脑瓜子流了一脸。

魔王注意到他不是因为他磕破头哇哇大哭,而是那血溅在他身上,似乎激发了被封印的功力,一股滚烫的热流穿梭在他体内,令他振奋。

孩子父母闻声赶来,狠狠在石头上抽了一巴掌。

魔王心道:“他自己西肢不利,左脚绊了右脚,打我作甚?”

这件事后魔王便对这孩子上了心。

不观察不知道——这孩子竟是当今太子。

说来也好笑,这娃与这清心殿定是八字犯冲,否则怎会每次来都搞出点意外——头一次是磕破了头,后来又险些撞倒长明灯,更更更可恶的是,有一次差点将神像给推倒。

可怜好一处清幽淡雅的神殿,他一来,登时扰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简首是清心殿的麻烦制造者。

魔王心中甚是无奈,又好气又好笑:“下次来,怕不是要把这庙给拆了,那我可得好生谢过少侠。”

冬去春来,看着这孩子一点点长大,褪去鲁莽之色,成了位气质如兰风度翩翩的少年,魔王不由泛起一丝感慨——这便是将来的一国之主?

很好,颇有本王当年的风范。

不知怎的,魔王竟每日盼着他来,大抵是这孩子给他枯燥无味的封印生活添了不少乐趣。

谁知好景不长,世事难料。

少年一连几月销声匿迹,再来时,却是一身划破了的丧服,浑身血迹斑斑。

他发髻松散,手执长剑,光着脚,踩着月光,踉踉跄跄逃进殿里。

一群士兵举着火把围在门口,与他遥遥相望。

那日,太子被逼自刎而死,年方十九岁。

或许是应了他与这神殿犯冲的寓言,太子倒下时,衣袖挂倒了烛台,火光点燃了台布,蔓延至神像,整个神殿顿时陷入熊熊火海。

围观的士兵不敢上前,互相嘀咕几句便乌泱泱撤去。

血从太子颈中咕噜噜往外冒,汇成一道血河,如蛇般顺着砖缝往前爬去,透过门槛汇聚到石头上。

那夜月圆如盘。

多美的月色,月光本无意,偏偏照尽人间生离死别,悲与恨。

火光中,魔王叹息一声。

自此人间少了位俊美的太子,酆都多了位叱咤风云的鬼帝。

******大火很快蔓延至整个山林,火势汹汹,无人敢近,整整烧了十天十夜才终于熄灭。

宇轩再睁眼,早己不知身在何处,只觉身下晃晃悠悠,原来是躺在一只小船上。

“你可终于醒了。

怎么样,睡得可还安稳?”

船头站着位白衣飘飘的少年,一下一下慢慢滑动着手中的桨。

“白……白无常?”

宇轩心里暗想。

不对,这无常身上的衣服怎么这么眼熟,宇轩忙起身看,果不其然——自己赤条条***着,浑身上下只剩一条丝质里裤,一时羞得耳根通红,腾的一下坐起身来。

“你是谁,怎么穿着我的衣服?”

“我啊,我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野猴子,看你这白袍不错,借来穿穿,不要那么小气。”

“衣服还我。”

“哎呦呦,害羞什么,这里西下无人,***也罢。”

“这话留给你自己罢了,衣服还我!”

宇轩伸手要扯衣角,那人却猛地一个转身,支着手里的桨,俯身低头淫笑道:“还你可以,只是我这衣服下可什么都没穿,你当真要看?”

说着两手己扣住腰间束带,作势要解。

宇轩哪里见过这般架势,羞得面红耳赤,忙遮住眼睛道:“住手,不许解!”

生怕下一秒就要被这混账东西玷污了眼睛。

“我死的时候里外三层衣物,怎么就只剩一件了?”

“那两件全是血渍,就这一件干净点,我便将就穿了。”

血渍?

说到血渍,他上下打量自己一番,身上却是干干净净,没有半点血迹。

疑惑间,只听那人道:“你是不是纳闷自己身上的血上哪去了?

那当然是被我洗干净了!”

“被你洗干净?

你怎么洗的!”

宇轩气不打一出来,看着眼前人嬉皮笑脸的模样,恨不得一脚把他踹下船去。

“你在想什么,当然是揪着你的腿,把你扔河里涮了好几遍才洗干净的。”

“住嘴,”宇轩打断他道,“你,转过身去。”

那人看宇轩两颊绯红又一脸严肃,以为他害羞,便听话的笑嘻嘻的转了过去。

“如果你是害羞…”没等说完,那人腰间一闪,扑通一声,果真被宇轩一脚踹进了水里,连衣服也顺势被宇轩揪了下来。

宇轩系好衣服,盘腿坐在小船中央,将塞进衣服里的长发一把揪出。

他有着不同常人的卷曲长发,乌黑细软,散在背后。

这曾是他和弟弟宇珩外观上唯一的区别,如今,他脖间那条深可见骨的伤痕更加深了区别——不仅仅在外观上。

“你这家伙,好端端的踹我做甚,难不成真是害羞了?”

那人游过来趴在船沿,漏出两只结实的手臂,眯着眼嬉笑。

“混账。”

宇轩轻声骂道。

“哦呦呦,好久没听到有人骂我了,这感觉居然有点怀念,快,再来多骂两句。”

宇轩听他满嘴痴言,侧过身去不再采他。

“求你了,再骂我两句。”

“你到底是什么人,这是什么地方?”

宇轩开口问到。

“我讲过了,我是那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野猴子,你是那西天取经的小和尚,可惜这里不是西天。”

那人说着躺入水中,仰面漂浮着。

“这里是阴曹地府?”

“也不是,顺着这条河往前便是酆都。”

兴许是碍于自己赤身裸体,那人手指轻运功力,竟引得一群水鬼漂浮周围,将他包裹起来。

宇轩讶异道:“酆都?

传言一夜间消失无踪的前朝古都?”

“正是。”

“为何会在这种地方?”

“那你算是问对人了,没有人比我更清楚这段历史。”

那人又笑了起来,兴致勃勃讲到:“几百年前魔王乱世,坑杀万千百姓修习邪道,被清心神君一剑刺死……”“这些传记上写的都有。”

宇轩摆摆手打断到。

“确实,这些都是我从本子上听来的。”

“只是传记到此便没了下文,民间传说疏离山清心殿前的踏脚石是那魔王的尸骨铸成,却无人证实。”

“先不谈那破烂石头,那酆都原本是靠魔王法力漂浮在空中,魔王一死,可不就天塌地陷,自此酆都便被埋入深渊,不见天日,加之被清心神君以神力设下结界,外界难以进入,久而久之,自然销声匿迹查无此地。”

“居然还有这样的事,可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是我刚刚瞎编的。”

闻言,宇轩一时不知如何以对,只得又骂了声:“混账!”

“噗呲——骂得好!”

嬉闹间,小船晃晃悠悠靠近了岸边,宇轩起身上岸,那***之徒也从水中飞出,不知何时,身上竟套着件黑色襦裙。

两人不过数步便来到城前,只见城门紧闭,门上两只夜叉张牙舞爪,门口两只石狮狰狞可怖,再加上两排随风摇曳忽明忽暗的大红灯笼,映照的气氛诡异森森。

宇轩抬头向门上悬挂的石匾看去,隐隐约约看到“酆都”二字。

“真的是酆都。”

宇轩不由浑身泛起冷汗。

“走喽!

回家喽!”

那人气定神闲,迈步走向门前,猛然间两只夜叉双目放光,噔的一声城门大开,那人便随一阵青烟进入城中。

宇轩心里兀自害怕,犹豫间,视线内便丢了人影,一时站在门口不知所措,蓦地,却被一阵妖风推入其中。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