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吃午饭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挂了电话,回到教室,岳老师好像也从其他老师口中知道,方慕的老家是良德那边的。

看到方慕回来,就问道:“方老师,你家是良德那边的么?

没事吧?”

方慕笑了笑道:“没事,离我家挺远的。”

“那就好,刚刚那个新闻突然下架了,我还以为挺严重的呢!”

岳老师带着萌萌的表情,拍着胸口道。

方慕不露痕迹的瞄了眼,岳老师这个身材确实挺严重的!

嗯,严重的和这个古风气质不符!

中午在食堂二楼,李项和方幕边吃饭边闲聊,李项道:“还有1个多月就要毕业考了,也不知道这次能有几个小子被考上书山书院或者闻涛书院。”

书山书院和闻涛书院?!

方慕喝着汤想起来这2所书院的历史,这是钱塘市最好的2所高中书院,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中书山书院,建立在市自然保护区的晓峰山上。

晓峰山,山高2787.4米。

位于钱塘市自然保护区境内,层峦叠嶂,群峰争奇,沟谷纵横。

而书山书院坐落于晓峰山的百米高处,历来都有文人骚客爬山登高,拥有浓厚的文学故事和氛围,有古人描述书山书院的景色,“幡竿袅影入青冥,暮鼓朝钟镇不停。”

而书山书院的长远的历史文化传承,也使它成为了各个学子向往理想学院之一。

但读书人去书山书院只能走一条宽约4人上下的小路,小路台阶共有2***7级。

正常走完全程可能需要2个小时左右,对于刚入学带着行李的学子来说也是一份考验。

求学心不定,登顶心不恒,勿来。

这是外界对于书山学院的深刻印象。

而与之对应的是闻涛书院,闻涛书院建立在钱塘市省内最大的河流罗刹江旁。

罗刹江是省最大河流,是古代人们夜晚来到江边听着波涛怒吼,犹如来自地狱的恶鬼在咆哮,当地人就以罗刹为名,慢慢叫开了。

更有僧人曾在江边顿悟“罗刹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有诗《罗刹江潮》云:“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

讲的就是罗刹江的奔腾冲浪的恐怖之处。

所以建筑在江边的闻涛书院,有个新生传统。

刚刚入学的新生宿舍是离江边最近的位置,等到第二年,新的新生来了才能换位置。

对于刚刚入学,没有经历过大自然恐怖的孩子来说,面对这冲面而来的巨浪,犹如千军万马朝你冲来,即使在安全的观潮区,都会吓的落荒而逃。

而这就是闻涛学院的传统:罗刹练胆,搏浪壮身!

这两所学校在钱塘市乃至整个省内都是毫无争议的属于第一梯队,如果方慕学校今年考入的学生比较多,那明年的招生肯定不用愁。

“这就不是我们该操心的了,尽人力,听天命。

力不尽则憾,命不听则枉。”

方慕扒拉着碗里的菜道,“现在还有几天就考试了,就看这群孩子自己能拼多少了。”

“尽人力,听天命...”李项咀嚼着饭,慢慢的琢磨着这句话。

“不愧是特招的语文老师啊,随口说句话让我这个武术老师都有些感触起来了。”

“等励学祝词比赛中,看你一举夺魁哈!”

李项开心道。

方慕心想这清代李汝珍的《镜花缘》中脍炙人口的句子,拿捏你不是小意思。

这个世界没有清朝这个时代,当然也没有《镜花缘》这部巨作。

不过李项说的励学祝词比赛,倒是让方慕想起来了。

记得刚刚来的这个世界时,就有老师通知他准备下励学的诗词,到时候会进行全市比赛,由于刚刚到这个世界,还处在震撼中,后面就忘了这个事。

方慕道“我都快忘了这个事了。”

李项听了,疑问道:“哥们,这今天周五就要截止了,你不会还没弄吧?”

方慕点头道:“你猜对了!”

励学祝词是唐国这几百年传下来的传统,主要是老师对毕业前的学生进行最后的祝福,激励,鞭策之用。

之前网络不发达时,都是各自学校各自祝词,后面网络发展后,就因为各个学校都不服谁,在网络上一堆骂战。

导致各个学校师生关系恶劣,后面就统一决定在毕业考前一周各个学校的老师的祝词匿名统一在内网上发布,先由十位国学大师打星评论,然后再发网上。

优秀的祝词不仅对于学生有非常大的激励作用,而且会公布第一名的祝词作品老师的身份信息,对于老师自己和学校都有很大的曝光作用。

文人爱名,犹如彩凤炫羽,引人注目。

“哥,今天周五,可是最后一天了?!

你这是想挨批啊!”

李项惊道。

方慕掏了掏耳朵道:“你小声点,这不还有半天时间嘛。”

“我们学校就你,还有王老师参加了,我可听说这王老师今年可是准备了大半年的时间,在琢磨诗词。

听说写了一篇劝学论说文,这真是下了功夫的。”

劝学,论说文,这不会是模仿荀子的《劝学》吧,不过战国的荀子在这个世界也是有的,《劝学》也在这个世界顶级的学习祝词。

但璞玉在前,这王老师还敢这么写,确实有点东西。

方慕心想道,有关于劝学的内容在唐朝后,耳熟能详的大概就属于明朝文学家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但《送东阳马生序》里面内容的对于方慕来说不太合适,这是以一个长辈过来人的身份在劝导年轻的后辈,如果方慕写这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会是他写的。

哎呀,不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收费站,方慕在吃饭的时候也懒得想这想那了。

两个人吃完饭***室后,下午因为没有方慕的课,只能在办公室看了会历史书,就摸鱼到了下班时间。

下班的时候,李项还鬼鬼祟祟的给他做了个打字的动作,提醒他上传。

方慕到家后,坐在电脑桌前,熟练的打开电脑,还好操作系统还大差不多的样子,不然这电脑都成摆设了。

其实,刚来这边的时候,方慕不是没想着做个文抄公,网上写写歌,蹭蹭杰伦,文山的风,起飞一波。

但后来发现这个世界娱乐文化没有前世那么强烈,歌曲的欣赏文化,都不一样。

虽然他这边歌词和歌曲都记得,可他没能力去弄这么多背景伴奏啊,总不能每首歌都清唱吧。

所以在一个歌唱平台清唱了一首《七里香》,这几天来也就寥寥无几的人来听和点赞。

方慕关掉音乐平台,打开了老师上传祝词的界面。

这个世界的网络,有一点就很好。

一个实名认证的上网账号只需要国家官网上就注册一次,所有的网络平台就可以首接登录,不需要再注册。

写什么呢,方慕思索着有关于劝学,励学的诗词,是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改改中午想的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呢。

突然方慕想到了什么,笑盈盈的把它在最后的时间内抓紧上传了。

而在隔壁沪市的一幢地标商业大厦里,位于顶层的办公室。

只一中年男子站在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

背对着沙发上的红衣女子问道:“爆炸的原因找到了么?”

红衣女子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秀了下凹凸有致的身材,自顾自的拿起杯子说道:“有几只老鼠发现了这里,进来搞了些破坏。

你放心,相关的人我己经处理好了”“逃跑的3只实验猴子,是谁去处理了?”

“逃跑了3只猴子,青己经解决了2只,还剩一只,在追捕中。”

男子转过身来对着女子说道:“你让白也稳一点,这次估计会有很多人闻着味过来了。”

女子耸耸肩,拿起沙发上的外套,边走边说:“OK,不打扰你了,记得好好吃晚饭!”

等哒哒哒的高跟鞋声消失后,男子看着窗外的景色喃喃道:“还真是有意思!”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