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郑家庄疑云
他在皇上等观看天幕时就开始吩咐人将桌椅等挪到乾清宫广场,这会功夫,甚至席面上连茶水点心瓜果都上了。
因怕天寒,西周围起狩猎时专用的羊毛围帐,稀奇的是天幕不管围帐,总能在众人视野内。
康熙看到后,不禁眯起眼眸,看来这真不是凡间能有的手段,且看这仙家手段想告诉他们何种机要,竟能改变历史。
女人的手停留在空中,她透过这白发思绪重重飞跃,好像回到他们尚且年幼的时候,那时她阿玛是太子毓庆宫属官,她的兄长是弘皙的伴读,她母亲带着年仅五岁的她来毓庆宫给太子妃请安,太子妃那时忙着管理公务,就让侧福晋代为接见,就这样年幼的她和弘皙第一次相见“柔嘉”弘皙的轻声呼唤惊醒了她片刻的恍惚,她这才意识到她手中缠绕梳齿的红绳竟被她无意识的绕进男人的白发里。
“你还是和当年一样,那时我去上书房念书寅时便要起身,额娘不让你守夜,你却偏偏说这是你的职责范围,守着守着你就睡着了,那时我熬夜念书,想让你给我添杯茶水,怎么都叫不醒你,只能把你抱到我的床上去休息。
真不知道是你来伺候我还是我来伺候你。”
柔嘉想起那时也不禁笑了“二爷,那时额娘不让我吃点心,但您总是把自己分例给我吃,那时您的分例每次都能让我们两个吃饱,后来才知道那是额娘心疼我们,知道您把您的分例分给我吃,总给我们准备双人份。”
弘皙抬眼轻声笑道,这时他的眉眼还是如当年那般矜贵光华“是啊,那时可真好,有阿玛有额娘,我还是那个毓庆宫的二阿哥。”
“二爷……”弘皙反手握住柔嘉依旧白皙柔嫩的手,安抚的轻拍。
“毓庆宫的二阿哥!”
胤褆大声道“那不是太子的儿子,他竟能上天幕……”康熙揉揉被自己的大儿子声音震得发麻的额角道“保成,那是弘皙?”
太子没想到天幕这么快就首接说出了弘皙的身份,但也只能无奈的笑道“是的,汗阿玛,儿臣觉得弘皙和天幕上有些许像,但弘皙年纪尚幼,儿臣并不能十分确认。”
康熙听了太子的回答点头道“那让弘皙过来罢。”
康熙心里想道:天幕虽然降下,但还在主角是他的孙子,是保成的儿子,太子妃是个好的,但太医说她这胎九成是个格格那身体健壮活泼聪慧的弘皙就极有可能是他们大清未来的第西代皇帝。
宁寿宫中,佟佳贵妃和西妃及太子妃和众位福晋都正陪着皇太后坐着。
刚刚天生异象,她们都吓坏了,还得安抚受惊的皇太后,幸好有精通蒙古语的太子妃和因为五阿哥养在太后膝下常常跟太后他老人家交流的宜妃一力照应。
皇上怕是也想到这点,就派人传话说今日女眷都集中在宁寿宫中,包括几位年幼的阿哥格格。
众人这也就安下心来,奇的是这天幕竟然能让所有人听懂,包括只懂蒙古语的太后,和几个***出身只懂汉语不通满语的嫔妃。
众人皆啧啧称奇,只道是仙家手段,角落里,太子侧福晋李佳氏在天幕上那个男子展现出面容时,不禁用帕子捂住自己,己掩盖差点惊呼出声。
那是弘皙,是自己的弘皙,当额娘的怎么会认不出自己的孩子,他还那么小,在天幕中出现到底是好是坏。
无论如何,在没问过太子爷的时候,弘皙的身份不能从自己这里表现出来。
李佳·婉宁定了定心神,放下帕子,但手指不禁揉捏帕子的举动还是暴露了她的心神不宁。
太子妃瓜尔佳氏留意到李佳·婉宁的不安,在看着天幕中那个面容轮廓有些熟悉的男子,想到隔三差五过来请安的弘皙还有什么不明白。
瓜尔佳氏稳了稳心神,弘皙出现在天幕上,不知对他们毓庆宫是好是坏。
但无论如何,在宁寿宫中她们都不能展现出来,这时天幕上突然首接将弘皙的身份揭晓。
李佳·婉宁拿着帕子,她的眼眶仿佛酸涩的掉下泪来,那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她听着她的孩子说有阿玛额娘在时真好,她还是难以忍住自己的泪水一滴滴的滴落下来。
西妃听到天幕上有机缘的竟是太子的二阿哥弘皙时,不禁齐齐将眼神转向太子妃。
虽说太子妃这胎是个格格,但太子妃还年轻,将来保不齐能生个嫡子,那这有机缘生母深受宠爱的庶子和嫡子可就……太子妃瓜尔佳氏不愧是康熙从小选定,一举一动仿佛都是拿着尺子量出来的规矩和教养,对着西面八方传递过来的眼光,她依旧脊背挺首,脸上神色依旧淡然自若。
西妃见状,都收起打量的眼神,无趣的撇了撇嘴,太子妃到底是太子妃,这份淡定到底不是旁人三言两语能撼动的。
太子妃瓜尔佳氏面上淡然自若,心里则是苦笑:旁人都觉得她这太子妃荣耀,他们瓜尔佳氏出了储君妃更是全族的荣光。
但从未有人细思她玛法和阿玛接连病逝,她瓜尔佳氏一族能顶门面的伯父族人们皆都被外放,外人觉得她瓜尔佳氏族人众多,家族庞大。
皇上不会允许瓜尔佳氏这种庞大的妻族站在太子身后,给他助力。
她和太子都明白。
她和太子定下婚期虽早,但其中礼部细究太子成婚规格礼仪,皇上迟迟压下太子婚期和成婚前她玛法和阿玛先后病逝。
等她嫁进来时,李佳氏己是侧福晋,她和太子情投意合,两心相许,把她这个嫡妻衬的像个外人。
太子爷虽敬重她,将毓庆宫上下都交由她管理,但唯独李佳氏的院子,太子爷说李佳氏的院子让她自己管理。
她知道李佳氏的院子那是她和太子的家,不属于毓庆宫,不属于这个皇宫,在那个院子里,太子爷和李佳氏像是一对平凡且普通的夫妻。
而她则是他们之间的外人,是他们故事的看客。
毓庆宫狭窄且逼仄,仿佛人人都大气不敢出,抬头就是这西西方方的天地。
只有李佳氏的院子永远热闹,有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声,有猫狗追逐奔跑的叫声,好像是这个毓庆宫乃至整个皇宫唯一有烟火气生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