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原创曲惊动神秘大咖,乐器店老板揭开音乐新篇章
屏幕上奔腾的白色瀑布,出现了一瞬间的凝滞。
随即,是更加凶猛的爆发。
“助听器?
真的假的?
我截图放大了,好像真是!”
“一个听障人士,能弹出这种水平的吉他?
开什么国际玩笑!”
“前面的,你这是歧视!
为什么不能?
这恰恰证明了主播是神!”
“楼上别天真了。
这根本不符合逻辑。
我怀疑是假弹,背后有团队在操作!”
质疑,如同病毒,瞬间开始蔓延。
刚刚还沉浸在被一百万人“听”见的巨大冲击与狂喜中的许乐,心脏的狂跳骤然变了节奏。
那股滚烫的光芒尚未散去,一盆冰水就当头浇下。
他下意识地抬手,摸向自己的右耳。
那个小小的、平日里被他刻意用头发遮掩的装置,此刻仿佛有千斤重。
林菲脸上的狂喜也僵住了。
她看着屏幕上风向突变的弹幕,又看看许乐苍白的脸色和那个下意识的动作,一股怒火冲上头顶。
“你们胡说什么!”
她对着手机吼道。
“什么假弹?
什么操作?
这是我发小,他从小就……林菲。”
许乐的声音很轻,却打断了她。
他放下了手,目光重新落回屏幕。
那些质疑的、揣测的、恶意的文字,像无数冰冷的字节洪流,冲刷着他刚刚建立起来的脆弱信心。
他看不清每一条,但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否定。
就在这时,一个ID名为“音乐审判庭”的用户,砸下了一个最昂贵的“宇宙之心”礼物,用全频道广播的权限,发出了一条血红色的霸屏弹幕。
“别演了。
听障人士的身份,是你新的人设吗?
想博同情?”
“有种,现在,立刻,马上,即兴改编一首《灰色码头》。”
“这首曲子是上个世纪公认的编曲噩梦,***走向诡异,情感递进断裂。
你要是能把它弹明白,我当场给你刷一百个宇宙之心,然后注销账号!”
《灰色码头》。
这个名字一出,首播间里许多资深乐迷都倒抽一口凉气。
那是一首出了名的“怪胎”作品,曲高和寡,难度极高,几乎没有成功的翻弹版本。
这是***裸的刁难。
是把他架在火上烤。
“别理他,许乐!
我们下播!”
林菲急得眼圈都红了。
她知道许乐的骄傲,更怕他被这种恶意的挑战刺伤。
然而,许乐却只是静静地看着那条血红色的弹幕。
他的世界,在林菲那声尖叫后,就重新回归了模糊的寂静。
他“听”不见那些喧嚣,“听”不见林菲焦急的劝说。
他只能“看”见。
看见那些跳动的文字,看见那个嚣张的挑战。
他缓缓抬起头,对着镜头,扯动了一下嘴角。
那不是一个笑,更像是一个宣告。
他没有说话。
只是重新抱起了吉他,左手虚按在琴颈上,闭上了眼睛。
世界,再次化为一片黑暗。
下一秒,“律动感知”启动。
这一次,他没有去回想任何熟悉的旋律光谱。
而是在脑海中,主动去捕捉那个名为《灰色码-头》的、陌生的音乐模型。
无数驳杂、混乱、甚至彼此冲突的光谱碎片,瞬间涌入他的感知。
它们是暗淡的灰色,是肮脏的褐色,是带着锈迹的暗红色。
它们纠缠、碰撞,构建出一个充满了压抑、颓丧、迷茫的音乐空间。
许乐“看”到了。
他“看”到了一个孤独的男人,在黄昏时分,站在一座废弃的码头。
海风是咸湿的,带着铁锈和鱼腥味。
他不是在等待归航的船,而是在与自己的过去告别。
那诡异的***,是回忆的碎片。
那断裂的情感,是无法愈合的伤口。
原作者藏在旋律最深处的绝望与不甘,在许乐的“视界”里,无所遁形。
他懂了。
下一刻,他的手指动了。
第一个音符响起。
不再是原曲那种晦涩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生硬。
许乐用一个极其温柔的分解***,像一只手,轻轻拂去了码头上的尘埃。
首播间里,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个“音乐审判庭”更是死死盯着屏幕。
许乐的指尖在琴弦上流动。
他没有去“修正”原曲的诡异,而是将那些断裂的情感碎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重新拼接。
他用蓝调的忧郁,去诠释那份孤独。
用弗拉明戈的激烈扫弦,去释放那份不甘。
用古典乐的华彩乐句,去描绘那瞬间的释然。
他“看”着脑海中那个男人的身影,用自己的音乐,为他补完了那个未曾讲完的故事。
当最后一个尾音,如同海鸥的啼鸣,消失在远方的海平面时。
许乐睁开了眼。
首播间里,一片死寂。
弹幕,停滞了。
礼物,消失了。
仿佛一百多万观众,在同一时间被抽走了灵魂。
几秒钟后。
“卧……槽……”一个简单的词,开启了山洪暴发般的刷屏。
“我听到了什么?
这是《灰色码头》?
这他妈是《金色港湾》!”
“他不是在改编,他是在拯救!
他把一首死去的曲子,重新赋予了生命!”
“那个男人……我好像看到那个孤独的男人最后笑了……音乐审判庭呢?
滚出来!
你的一百个宇宙之心呢?!”
那个ID名为“音乐审判庭”的用户,头像己经变成了灰色。
他真的注销了账号。
但质疑的声音,并未因此完全平息。
“就算是真的,谁知道他是不是提前背过谱子?
这一切都是剧本!”
“对,演的太真了,反而假。”
新的阴谋论,在狂欢的角落里,悄然滋生。
……城西,一家挂着“老陈乐器行”招牌的店铺里。
一个穿着老头衫,头发花白的老人,正拿着一块麂皮,慢悠悠地擦拭着一把成色极佳的二手芬达。
他面前的平板电脑上,正定格在许乐弹奏完毕、睁开双眼的画面。
老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脱的欣慰。
他拿起手机,拨出一个号码。
“喂,是我。”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而富有磁性的中年男声:“陈叔,我看到了。
很惊艳。”
“惊艳?”
老陈哼了一声,“这小子,才刚摸到门槛。
不过,你交代的事,我算是办妥了。
他己经站到了光下面,至于能走多远,看他自己了。”
“他比您想象的,走得要更远。”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笑意。
“我己经让团队接触了,后续的资源会跟上。
您放心,我们不会让他被那些噪音淹没。”
老陈挂了电话,看着平板上那个被弹幕淹没的年轻人,低声喃喃。
“小子,路给你铺好了,可别让我失望啊。”
第二天,许乐带着一身疲惫,走进了乐器行。
“陈叔。”
“来了?”
老陈头也没抬,指了指旁边的马扎。
“火了?”
许乐沉默着坐下,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别想太多。”
老陈将擦好的吉他挂回墙上,“有人捧你,就有人踩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网上的东西,看看就得了。”
他顿了顿,转身看着许乐,眼神变得锐利。
“但你昨晚的表现,让我知道,你开始思考了。
不只是‘弹’,而是在‘说’。
用音乐,说出你‘看’到的东西。”
许乐心中一震。
“陈叔,您……我只是个卖琴的。”
老陈摆了摆手,“不过,有个远比我懂琴的人,对你很感兴趣。
他托我转告你,你的‘律动感知’,不该只用来解读别人的故事。
它最珍贵的地方,是创造。”
创造。
这个词,像一颗种子,落进了许乐的心田。
是啊,他能“看”到音乐的本质,为什么不尝试去构建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全新的音乐世界?
他开始思考,如何将那些光谱、色彩、形态,进行更复杂的编织。
不再是简单的改编,而是从零开始的构建。
当许乐沉浸在对未来的构想中时,林菲却快要急疯了。
她拿着手机,把一张张截图摆在许乐面前。
“许乐,你快看!
这不是普通的黑粉!”
屏幕上,是各大音乐论坛、社交媒体的帖子。
无数个不同的ID,用着几乎一模一样的话术,从各个角度攻击着许乐。
“石锤!
听障吉他天才竟是弥天大谎,团队包装痕迹过重!”
“深度扒皮:所谓即兴改编,实则早己排练百遍的剧本!”
“消费残障人士博取同情,这种主播就该被封杀!”
这些帖子,发布时间高度集中,下面还有大量的水军在点赞附和,形成了一种“全网都在声讨”的假象。
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舆论攻击。
许乐看着那些刺眼的标题,看着林菲焦急的脸庞。
那股因为一百万观众而燃起的滚烫,此刻己经彻底冷却。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雪般的清明。
他终于明白。
被一百万人“听”见,只是开始。
网络世界的认可,只是虚幻的第一步。
真正的战场,现在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