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两个月做不到我自己走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杨氏拦着二房不许抬进屋,被赵大柱横了一眼。

老两口也于心不忍,毕竟这是喊了他们十几年阿爷阿奶的孙女,纵然最后伤了他们的心,也没法见死不救。

甚至还想着,若是救活,孙女或许就幡然醒悟了。

赵老头去兄弟家借了三两银子,到镇上请郎中出诊,谁知连请了两个,参汤吊了三日,还是回天乏力。

杨氏最后的一点忍耐荡然无存,这小白眼狼把家底嚯嚯了个干净,一拍***跑了。

搅得全家咬牙供了几年的小石停了学,断送了全家靠科举翻身改命的机会,还搅得自己大儿的婚事不稳。

现在不知怎的伤成这样,被孙家扔了回来,害得家里借了外债,还得买棺木给她下葬。

新仇旧恨一并袭来,杨氏的委屈排山倒海: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所以刚才在堂屋里闹了起来。

原主的生前经历像前情提要似的在脑子里放了一遍,赵巧菱也气得首翻白眼。

更可气的是,往后她都得背着原主的这口大黑锅了。

自己本是21世纪的准大学生,虽然爸妈偏心弟弟,打着锻炼的旗号让她暑假勤工俭学自己挣学费,但她好歹是即将开启自由的新生活。

谁曾想,自己***的火锅店煤气泄漏爆炸了!

就这么死啊死地,穿越到了这个平行时空的大坤朝。

穿就穿吧,还穿到了一个极品身上。

原主啊原主,你说你这干的是人事吗?

我这一穿过来就得顶着你的屎盆子做人!

赵巧菱气得捶床,胳膊一疼,哎唷着喊出了声。

堂屋里一静,刘氏怔怔道:“我怎么听到菱儿的声音了?

菱儿醒了?”

说完,起身便往外冲。

“怎么可能!”

杨氏一脸不信,“两个郎中都说没救了。”

其他人也赶紧起身出堂屋,往东厢赵巧菱的屋子走去。

还没走到,就听到屋子里刘氏哭起来,“菱儿,你终于醒了。”

赵巧菱看着鱼贯而入的赵家人,一个个的脸色由悲伤转惊喜,尤其是跟前抓住自己手的这个妇人,两眼肿得像大枣。

“菱儿,我的乖孙女,你可算醒了。”

赵老太带着哭腔,激动地走上前。

赵大柱和赵二柱连忙搀了一把,让老娘坐到床沿,赵老头也抹着泪坐到一旁凳子上。

气氛感人,赵巧菱也莫名湿了眼眶,她虚弱地出声:“阿爷,阿奶。”

又转头看了看衣着普通、脸带菜色的其他家人,一一喊了。

“哎,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赵二柱两口子喜极而泣。

“巧菱回来了就好,你饿不饿,我让大伯母去给你熬点粥?”

大伯赵大柱一脸和蔼。

杨氏冷哼一声,“煮粥?

米都进了他们孙家的肚子了,我拿什么煮粥?”

一句“他们孙家”瞬间让空气尴尬起来。

赵大柱黑脸,“你会不会说话?

你一个大人,和小孩子置什么气?

如今巧菱回来了,自然还是咱们赵家人。”

“谁知道把她养好了会不会再跑,怎么,我们这半年吃的亏还少吗?”

杨氏己经不愿意回想。

众人的回忆开始泛滥,全都噤了声,整个房间落针可闻。

过了半晌,刘氏开口:“大嫂,是我们对不住你和大哥,要怪就怪我们没把她管教好,才拿了家里的银钱,耽搁了松儿的亲事。”

赵老太也接话:“老大媳妇,说到底该怨我,我要是把钥匙拴牢一点,菱儿她也拿不走。”

刘氏抹着泪,“大嫂放心,明日我让小石也跟着松儿去扛大包,挣的钱全部给松儿攒着娶媳妇。”

杨氏嘴唇哆嗦,气极反笑,“好好好,你们都是好人,到如今你们还要护着她,护着一个流着外人血的人。”

“你们亲大孙子的聘金没了,亲小孙子的学业断了,你们不着急,这个抛弃过咱们的白眼狼就是罪魁祸首,你们倒是护得邦紧。”

“你们老赵家宠女的传统真是几十年不变啊,宠了小妹三秀十几年,小妹出嫁后,又接着宠这小白眼狼十几年!”

赵老太叹气,“老大媳妇,你这话说得就没良心了,我们老两口难道就不宠三个孙子了吗?”

虽然他们喜欢软糯乖巧的女娃子,但也只是在公平之上多一些疼爱,从未亏待过家里的男娃子们啊。

大房赵大柱,生的两个都是小子,自然是缺什么想什么,这个侄女虽不是亲的,但从小比他那两个淘气儿子乖巧,他当然喜欢。

二房两口子更别提了,总说是因为捡到宝贝闺女,刘氏婚后几年都没动静的肚子次月就怀上了亲儿子赵小石。

所以,纵然她伤了大家的心,她轮番喊了一圈,就又都护上了。

杨氏摇头苦笑,“我没良心?

好人都让你们做了呗,难道我这个做伯母的以前对她不好吗?”

“刚捡回来的时候,弟妹从未生养,巧菱她喝的不是我的奶吗?

我可怜她瘦得像只小猫,每次都先紧着喂她,才喂我柏儿,明明柏儿比她大两个月,最后喂得一样大。”

刘氏被往事勾出泪来,连忙拉住杨氏的手,语气哽咽道:“嫂子,我都明白,若非你喂养,她还不一定能养活呢,从这一点说,你算是菱儿的半个娘。”

一句“半个娘”,让杨氏硬起来的心软了半分,当年那个皱巴巴的小可怜在自己怀里哼唧吃奶的模样又浮现在她脑海。

赵老太也懊悔刚才口不择言,“老大媳妇,娘刚才说话太急,你别往心上,如今巧菱遭了生死劫,定然会醒悟的。”

杨氏擦干泪,想起自己小儿赵柏因奶水不够吃从小瘦弱,想起大儿赵松己经19了却婚事不稳。

暗想:不能再怜悯他人,亏待自己亲骨肉,若是她养好了再搜刮一把跑了,家里真的没法活了。

她只能逼自己心狠,“说一千道一万,我也只认结果,我不同意家里再留她,等她能下床了,就送回孙家。”

“大伯母,我错了,是我之前不干人事,寒了大家的心,您原谅我吧,不要把我送回孙家,这里才是我的家。”

杨氏继续摇头,“我原不原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家养不起你了,上无半片瓦,下无半缸粮,还欠着外债。”

“大伯母,我之前拿走家里的银钱,一定还给家里,等我赚钱,一定不耽搁大堂哥的婚事,家里欠的外债,我也会还,求您不要赶我走。”

杨氏嗤了一声,“你堂哥的婚事定的是十月初六,离现在只有两个月,等你挣够,黄花菜都凉了。”

“相信我,我有办法,如果两个月内我做不到,不用大伯母赶,我自己走。”

全家人闻言都瞪大了眼,农家人两年都攒不够这么多,她竟然说两个月。

难道是脑子坏掉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