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穿过青丘草坪去教学楼上课,对我而言已是再寻常不过的事。那片草坪青翠得有些不自然,尤其在雨后,绿得几乎要滴出颜料来,但我从未多想。
今晨有雾,草坪上漂浮着稀薄的白色雾气,踏上去时,脚下传来奇特的弹性,仿佛踩在什么活物上。我以为是土壤湿润的缘故,加快了脚步。
“李哲!等等我!”
身后传来熟悉的喊声。赵磊气喘吁吁地追上我,眼镜片上蒙着一层水汽。
“又睡过头了?”我笑着问。
“闹钟没响,”他擦了擦眼镜,“你觉得今天觉醒课会讲什么?听说要发新教材。”
“谁知道呢,大概是职业规划之类的吧。”
我们并肩走向教学楼。雾气中的莱姆学院与往常别无二致,红砖外墙爬满藤蔓,钟楼在雾中若隐若现。只是今天的窗户格外反光,看不见里面的情形。
进入教室后,我发现几个细节不太对劲。讲台上放着一只银色金属箱,平日里乱涂乱画的课桌表面异常光滑,像是刚被彻底清洗过。同学们低声交谈,但没有人碰触彼此——没有常见的击掌打招呼,没有朋友间的推搡玩闹,大家保持着微妙的距离。
“感觉怪怪的,”赵磊低声说,“你看张倩的头发,像是刚洗过,但一点水痕都没有。”
我望向坐在前排的张倩,她的长发确实柔顺得异常,每根发丝都仿佛被精心打理过,随着她翻书的动作整体摆动,不像平常那样散乱。可能是用了新洗发水吧,我想。
上课铃响起,声音比平时更加绵长,带着一种奇怪的颤音。
林教授准时步入教室。他今天穿着笔挺的灰色西装,每一步都精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我注意到他的皮肤过于光滑,几乎看不出毛孔,眼镜后面的眼睛眨动的频率异常一致,每隔十五秒一次。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行一门特殊的课程——觉醒课。”林教授的声音平稳得没有一丝起伏,“这将帮助你们认清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
他打开银色金属箱,取出摞整齐的手册。当我接过他递来的手册时,指尖触碰到了他的手——冰冷而柔软,像接触了一块胶质物。我猛地缩回手,手册差点掉落。
“小心,同学。”林教授的脸上露出微笑,那笑容对称得令人不适,嘴角上扬的角度分毫不差。
我点点头,迅速回到座位。手感可能是错觉,我想。最近熬夜太多,感觉都有些迟钝了。
《认知与觉醒手册》的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印着莱姆学院的标志——一个水滴形状的图案。翻开内页,纸张异常光滑,散发着淡淡的甜香。
“请翻到第三章,‘现代社会的构建’,”林教授说,“我们将从工业革命开始讲起。”
我跟随指引翻到那页,内容却让我困惑。上面写着工业革命的主要推动者是“北方联合体”,发明蒸汽机的是名为“约翰·格利姆”的人。这与我记忆中的历史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