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余波
陈澈站起身,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岚城的轮廓正从雾气中逐渐清晰,“他孙女叫小雅,三年前在槐荫镇失踪了。”
林默的眼神猛地一缩:“槐荫镇?”
“你知道那里?”
“我一首在查那里的案子。”
林默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张名片,上面只有名字和一串电话号码,“我叫林默,在白塔医院工作。
如果你去岚城后想了解更多关于槐荫镇的事,可以打这个电话。”
说完林默递过来了一张名片。
陈澈接过名片低头,看着手中那张名片。
“林默”的名字印在上面。
他的指尖在名片边缘轻轻摩挲了一下,然后翻过名片背面。
上面没有地址,没有头衔,只有一行用极细的笔触勾勒出的墨线,组成了一个抽象而奇特的徽记——一座线条简洁却散发着神秘感的白色高塔轮廓。
白塔。
“陈澈。”
他报上名字,火车刚好驶入站台,广播里传来到站的提示音,“我去参加墨韵山庄的笔会。”
“墨韵山庄?”
林默的表情变得有些微妙,“那地方…… 最近也不太平。”
林默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显得有些复杂,“墨韵山庄的笔会…… 你最好别去。”
“为什么?”
“三十年前,那里死过七个作家。”
林默的声音轻得几乎要被雨声吞没,“死状和刚才那位商务先生很像,都是心脏骤停,死前都在疯狂创作。”
“笔会是早就定好的行程。”
陈澈把名片塞进内袋,与笔记本贴在一起,“而且我对‘故事’总是忍不住好奇。”
林默看着他的眼睛,忽然笑了笑,那抹笑意却没抵达眼底:“也是,毕竟你是写故事的人。”
他抬手看了眼腕表,“我得去医院跟进病人情况,这是我的私人电话。”
他又递来一张名片,和之前那张不同,这张是手写的号码,末尾画着个简单的蛇杖图腾,“如果在山庄遇到麻烦,可以打这个电话,或许我能帮上忙。”
“你的名片还真多。”
陈澈奇怪的看着林默,突然笑了。
“没办法,职业需要。”
林默摇了摇头。
说完,他不等陈澈回应,便迅速转身,重新走向那个刚刚从鬼门关被拉回来的病人,开始进行进一步的稳定处理。
只是在转身的刹那,他手腕极其隐蔽地一抖,一个微型贴片悄无声息地粘附在了陈澈的背包内侧褶皱里。
乘务员正在引导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过来,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
老人被两个乘务员搀扶着,手里还紧紧攥着那本笔记本,嘴里念叨着 “回家”、“看海”,神情却比之前平静了许多。
列车的速度在缓缓降低,窗外密集的雨点敲打声变得更加清晰。
巨大的岚城站台轮廓在迷蒙的雨雾中显现。
陈澈的目光在那名片上的蛇杖图腾上面停留了一瞬,随即抬起,望向窗外越来越近的、笼罩在雨中的岚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雨后的岚城当真如雨墨江南。
陈澈站在出站口的廊檐下,看着雨滴从玻璃穹顶滑落,在地面砸出细碎的水花。
陈澈的指尖微微收紧,笔记本封面的温度似乎又升高了几分。
意识里的书页无风自动,哗啦啦翻到某一页 —— 上面只有一行模糊的字:墨韵山庄・信息屏蔽中・危险等级未知。
他摩挲着那张手写名片,忽然想起刚才林默递信时,左手无名指上戴着的银戒 —— 戒面上刻着的纹路好像似曾相识。
出站口的电子屏正在播放本地新闻,女主持人的声音带着公式化的关切:“…… 近期我市连续出现多起市民突发昏厥事件,专家提醒市民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陈澈的目光扫过屏幕,脑海中的书本突然轻轻震动了一下。
信息碎片:精神污染扩散中・源头指向城西区域关联地点:墨韵山庄他收起名片,转身走进雨里。
雨丝落在风衣上,洇出一片深色的痕迹,却没打湿他握在手里的笔记本 —— 仿佛有层无形的屏障,将雨水隔绝在外。
拦下一辆出租车,报出笔会安排的住处 “墨雨民宿” 时,司机师傅愣了一下:“去那边啊?”
“有问题?”
陈澈问。
司机咂咂嘴,发动汽车:“那地方挨着墨韵山庄,邪乎得很。
前阵子有个住客说半夜看见窗外有人影梳头,第二天就吓得退了房。”
他从后视镜里瞥了眼陈澈,“先生是来参加笔会的作家吧?
去年也有个作家住那儿,天天说自己能听见书在说话,没几天就疯疯癫癫的了。”
陈澈看着窗外倒退的街景。
岚城的建筑新旧交错,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飞翘的屋檐挂着褪色的灯笼;而一街之隔的商业区,玻璃幕墙反射着阴沉的天光,电子屏上滚动的广告画面突然闪了一下,出现一帧扭曲的人脸,快得像错觉。
信息碎片:城市精神场域紊乱・异常波动频率与墨韵山庄同步意识里面的书浮现出的字迹刚浮现就消散了。
陈澈忽然发现,自己对信息的捕捉似乎变得更敏锐了 —— 刚才一闪而过的电子屏异常,他甚至 “看” 到了那帧人脸背后,缠绕着一缕极淡的墨色雾气。
“师傅,您知道槐荫镇吗?”
他状似随意地问。
司机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那地方可不能提。”
他压低声音,“三年前闹过一场瘟疫,之后就封镇了。
听说进去的人就没出来过,夜里还能听见孩子哭。”
陈澈没再追问。
出租车拐进一条僻静的老街,雨丝里飘来淡淡的墨香,混杂着潮湿的霉味。
司机停在一栋灰瓦白墙的两层小楼前:“到了,墨雨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