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陌生的熟悉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呛人的烟火气,犹如一只无形却有力的手,硬生生地把林墨从混沌的意识中拽醒。

他只觉脑袋像是被重锤猛击过,一阵剧痛袭来,伴随着天旋地转的眩晕感。

林墨挣扎着,双手在粗糙的青石板上摸索着支撑起身体,后脑勺处黏糊糊的,疼得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小哥儿,你没事吧?”

一个带着几分憨厚的粗粝声音,在林墨头顶上方响起。

林墨缓缓抬起头,眼前出现的是一个身着粗布短打的汉子。

汉子身材魁梧壮实,皮肤被岁月和阳光打磨得黝黑发亮,肩上扛着一大捆芦苇,沉甸甸的芦苇压得他的肩膀微微下沉,但他依旧稳稳地站着。

而更让林墨瞳孔骤缩的,是汉子身后那如画卷般展开的周围景象。

灰瓦土墙的低矮房舍,像是一群亲密无间的伙伴,连绵成片地簇拥在一起。

这些房舍错落有致,每一处的瓦片都带着岁月的斑驳痕迹,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穿长袍束发的行人来来往往,他们手中提着油纸伞,脚步匆匆,似乎都在为生活奔波。

那油纸伞在细雨中摇曳,伞面上绘制的山水花鸟图案若隐若现,为这湿漉漉的世界增添了几分雅致。

远处,一面酒旗在雨雾中随风飘摇,上面写着三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简体字——“清风楼”。

熟悉,是因为在他研究北宋历史的过程中,“清风楼”这样的酒楼在诸多史料中频繁出现;陌生,则是因为此刻它竟真实地出现在眼前,与记忆中的文字记载产生了奇妙而又震撼的碰撞。

“这是……哪里?”

林墨干裂的嗓子艰难地挤出几个字,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相互摩擦,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沙哑。

“还能是哪儿?

汴京外城,陈州门大街呗。”

汉子咧嘴笑了起来,露出两排并不整齐的黄牙,那笑容里满是质朴与热情,“看你穿得怪模怪样,莫不是外邦来的行脚商?”

林墨这才如梦初醒般低头看向自己的衣服,那件印着“北京大学”字样的黑色T恤和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裤,在这群身着宽袍大袖古装的古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仿佛是从另一个世界闯入的异物。

他下意识地伸手摸向口袋,心中还抱着一丝侥幸,可口袋里空空如也,手机、钱包、钥匙这些平日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物件,此刻全都没了踪影。

唯有脖颈处还挂着那枚青铜令牌,手指触碰到它的瞬间,那冰凉的触感清晰地传递到大脑,仿佛在无情地提醒他,这一切并非梦境,而是真实发生的。

“宣和七年……”林墨嘴唇微微颤抖,喃喃自语道。

宣和七年,换算成公元纪年便是1125年,那是北宋灭亡的前一年,一个风雨飘摇、风云变幻的特殊年份。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竟然真的穿越到了这个充满历史沧桑与危机的年代。

“小哥儿面生得很,要不去前面客栈歇歇脚?”

汉子用下巴指了指街角处,那里有一座挂着“安远客舍”木牌的两层小楼。

小楼的外观古朴典雅,木质的结构在雨水的冲刷下泛出淡淡的光泽,飞檐斗拱间尽显岁月的韵味。

林墨正要点头,突然,一阵急促而密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擂响的战鼓,打破了原本略显宁静的氛围。

人群像是被惊扰的鸟兽,惊呼着向道路两侧躲闪。

只见三匹高头大马如疾风般踏过积水,马蹄溅起的水花西处飞溅,其中一些泥点无情地溅到了林墨身上。

马上的骑士身着黑色劲装,劲装贴合他们矫健的身姿,更显英姿飒爽。

他们腰间佩刀,刀鞘在雨水的折射下泛出冷冷的光。

其中一人的腰牌在雨幕中若隐若现地闪了一下,林墨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那独特的样式和纹路,正是北宋殿前司的制式。

“快让开!

提辖官人办案!”

为首的骑士挥舞着马鞭,大声喝道,声音如同洪钟,在街道上回荡。

林墨下意识地缩到墙角,心脏在胸腔里狂跳不止,仿佛要冲破胸膛。

他在论文里无数次深入探讨过北宋的军政制度,对殿前司的职责、编制等如数家珍,可当这些只存在于故纸堆史料中的名词,以如此鲜活的方式呈现在眼前,化作一个个真实可感的人时,那种带来的冲击远比文字所给予的震撼强烈千倍万倍。

他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定在了原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群骑士风驰电掣般远去,马蹄声渐渐在雨幕中消散,可他内心的波澜却久久无法平息。

待骑士们远去,街道上的人群才逐渐恢复了些许生气。

林墨望着那片还残留着马蹄印记的积水,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自己己经彻底置身于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北宋世界,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他该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

又该如何寻找回到自己时代的方法?

一连串的问题在他脑海中盘旋,让他感到一阵迷茫。

此时,天空中的雨似乎小了些,淅淅沥沥地飘洒着。

林墨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他想起了汉子刚才的提议,决定先去那安远客舍落脚,至少在那里,他能暂时躲避风雨,整理一下混乱的思绪,思考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林墨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朝着安远客舍走去。

一路上,他留意着周围行人的目光,那些或好奇、或疑惑的眼神,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下意识地拉了拉衣角,试图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突兀。

终于,林墨来到了安远客舍前。

客舍的大门敞开着,门内透出温暖的光线,驱散了些许他心中的寒意。

他刚踏入客舍,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烟火味和饭菜的香气。

大堂里摆放着几张木桌,己有几位客人坐在那里,或低声交谈,或埋头用餐。

“客官,您是打尖还是住店?”

一个店小二模样的年轻人,热情地迎了上来,脸上洋溢着职业性的笑容。

“住店。”

林墨简短地回答道,他的目光在大堂里扫视着,观察着周围的一切。

“好嘞,客官您请跟我来。

小店有上房、中房和下房,您要哪种?”

店小二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块抹布,熟练地擦拭着手中的托盘。

林墨心中暗自思忖,自己身无分文,也不知道这客舍的价格如何,正犹豫间,店小二似乎看出了他的窘迫,笑着说道:“客官,要不您先看看房间,满意了咱再谈价钱?”

林墨点了点头,跟着店小二上了楼。

店小二推开一间房门,说道:“客官,这是一间中房,干净整洁,床铺也软和,您看看咋样?”

林墨走进房间,房间不大,但收拾得倒也整齐。

一张木床靠墙摆放,床上铺着干净的被褥,窗边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桌子上摆放着一个茶壶和几个茶杯。

林墨心中稍安,问道:“这房钱怎么算?”

店小二挠了挠头,说道:“客官,这中房一晚五十文钱,要是您住得久,小的可以给您打个折。”

林墨心中叫苦不迭,自己身无分文,这可如何是好?

店小二见他面露难色,又说道:“客官,您要是不方便,也可以先住下,等您有了钱再给也成。

小店向来以诚信为本,不会为难客人的。”

林墨感激地看了店小二一眼,说道:“多谢小哥通融,我确实有些不便,等我想办法凑了钱,一定马上给你。”

店小二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客官客气了,您先歇着,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小的。”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林墨坐在床边,望着窗外依旧淅淅沥沥的雨幕,心中默默思索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他知道,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首先得解决温饱问题,可自己一没手艺,二没银钱,这谈何容易?

而且,他还得想办法寻找回到现代的线索,可这茫茫北宋,线索又从何找起呢?

想着想着,林墨不禁叹了口气,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助。

但他也明白,自己不能就此放弃,既然来到了这里,就必须勇敢地面对一切……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