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石柱撑起厚重的历史感,但此刻大楼内部的第三刑事法庭里,气氛却如同即将点燃的火药桶,压抑而紧张。
旁听席上座无虚席,挤满了神情各异的记者、法律界人士、华人社区代表以及一些纯粹看热闹的民众。
空气里弥漫着压抑的躁动、窃窃私语和文件翻动的哗啦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法庭中央。
鲜然站在辩护律师席后,一身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的炭灰色定制套装,勾勒出她挺拔而纤细的身姿,如同风暴中屹立的青竹。
柔顺的长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颈项。
此刻,她不再是音乐厅里优雅迷人的首席小提琴家,也不是被贯今用各种匪夷所思花招撩拨得心烦意乱的女子。
她是鲜然律师,一个为捍卫公义、为弱者发声而战的斗士,眼神冷静锐利,周身散发着不容侵犯的专业气场。
她的委托人,是一个由三十多名华人电工、焊工、管道工组成的劳工团体。
他们勤勤恳恳,拿着微薄的薪水,为一家实力雄厚的跨国能源巨头“诺瓦能源”(Nova Energy)在奥地利的下属项目工作多年。
然而,诺瓦能源为了掩盖其自身严重的违规操作(包括使用不合规材料、偷工减料导致的安全隐患)和长期恶意压榨劳工(克扣工资、超时工作、恶劣的居住条件)的行为,竟倒打一耙,恶意指控这些劳工“窃取商业机密”、“非法侵占技术秘密”,将他们告上法庭,索赔巨额损失,并试图将他们送入监狱。
这显然是一场针对弱势群体的、精心策划的、试图用法律武器进行系统性打压和灭口的恶意诉讼!
鲜然接手此案后,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诺瓦能源的恐吓威胁,深入调查,收集铁证,誓要为这些无辜的同胞讨回公道。
庭审己进入白热化的质证阶段。
诺瓦能源的首席法律顾问,汉斯·穆勒(Hans Müller),一个头发梳得油光水滑、一丝不乱,眼神锐利如鹰隼、透着精明和冷酷的中年男人,正咄咄逼人地质问着证人席上一位神情惶恐、英语磕磕绊绊、双手因紧张而不断搓揉衣角的华人电工老李。
“李先生,”穆勒的声音洪亮,带着强烈的压迫感和居高临下的意味,他刻意放慢语速,每个单词都咬得很重,仿佛在审问犯人,“请你再次向法庭确认,你在诺瓦能源下属的阿尔卑斯之光变电站项目工作期间,是否曾私***摄并带走了属于公司核心机密资产的——电路拓扑结构图?”
他刻意强调了“核心机密”几个字,眼神如同毒蛇般锁定老李。
“我……我没有!
那个图,是……是日常故障检查用的标准图纸,不是……不是核心机密……”老李急得额头冒汗,豆大的汗珠滚落,他努力地想用有限的英语词汇解释清楚,双手比划着,但因为紧张和语言障碍,反而显得更加词不达意,结结巴巴,“它……它就贴在控制室墙上……谁都能看到……我拍照是为了……为了晚上研究故障点……不是偷……”旁听席上响起一阵压抑的议论声,诺瓦能源律师团队那边,穆勒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阴冷的得意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证人显得心虚、笨拙、不可信。
“反对!
法官阁下!”
鲜然的声音如同冰锥破开嘈杂,清晰、冷静、带着强大的穿透力和不容置疑的权威感,瞬间压下了法庭内的嗡嗡声。
她站起身,身姿挺拔如松,目光如炬地首视法官,“控方律师在进行明显的诱导性提问!
并且刻意混淆视听,偷换概念!
他所指的所谓‘拓扑图’,根据我方此前提交的证据编号7——诺瓦能源内部《技术文档保密等级分类手册》第23页第5条明确规定,属于三级维护图纸,用于日常设备检修和故障排除,根本不在核心机密范畴!
控方此举,是在恶意构陷,试图误导法庭和陪审团!”
她的语速并不快,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逻辑严密,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切中了对方的要害。
那份证据7号被她纤长的手指稳稳拿起,高高举起,展示在法官、陪审团和众人面前,纸张上的条款清晰可见。
法官是一位头发花白、面容严肃的老者,他推了推金丝眼镜,仔细看了看鲜然手中的文件,又看了看控方律师穆勒,微微颔首,敲了下法槌:“反对有效。
控方律师,请规范你的提问方式,避免诱导,并明确你提问所指的证据具体指向。
同时,请证人明确回答,你拍摄的是否为控方所指的特定图纸。”
穆勒的脸色微变,闪过一丝阴鸷,悻悻地收回视线,但眼神更加阴沉。
他调整了一下策略,但攻击变得更加刁钻恶毒。
质证继续进行,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厮杀。
诺瓦能源一方仗着财大气粗,聘请了庞大的律师团队,不断抛出各种经过精心剪裁、断章取义的所谓“证据”——一份被篡改过的、显示老李“未经授权”进入核心区域的监控时间截图;一份语焉不详、被断章取义的内部邮件,暗示华人团体“可能”与外部势力有接触;甚至影射鲜然作为辩护律师,其立场“值得怀疑”,暗示华人团体背后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势力”支持,试图将一起简单的劳资纠纷和恶意构陷案件,引向政治污名化的深渊。
鲜然如同激流中的磐石般稳固,以惊人的法律素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和强大的心理素质,一次次精准地抓住对方逻辑的致命漏洞和证据链的薄弱环节。
她条分缕析,层层剥茧,冷静地、有条不紊地将对方的攻击一一化解、粉碎。
她引用的法条精准无误,质询的问题首指要害,如同精准的狙击。
她的声音不高,却自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势和强大的说服力,压得诺瓦的律师团队额头渐渐渗出汗珠,穆勒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
当鲜然再次用一份关键的、由项目内部流出的原始工时记录和银行流水工资单,无可辩驳地揭露诺瓦能源严重违反奥地利当地劳动法、长期恶意拖欠和克扣华人劳工薪水、强迫超时工作的铁证时,整个法庭一片哗然!
旁听席上的华人代表激动地握紧了拳头,记者们飞快地记录着这爆炸性的反转。
“综上所述,法官阁下,各位尊敬的陪审员,”鲜然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力量,如同洪钟大吕,回荡在寂静下来的法庭里。
她环视全场,目光坚定而清澈。
“诺瓦能源对我方当事人的所有指控,完全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彻头彻尾的谎言!
其目的在于掩盖其自身严重违法行为造成的事故隐患和经济损失,并企图利用法律工具对弱势群体进行系统性打压和恐吓,以儆效尤!
这不仅是对神圣法律的亵渎,更是对基本人权的践踏!
是对劳动者尊严的侮辱!”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为正义呐喊的***。
“我方恳请法庭,基于无可辩驳的事实和证据,驳回控方所有无稽指控!
并依法追究诺瓦能源公司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还我的当事人以清白和迟来的正义!”
她的话音落下,法庭内陷入一片短暂的、充满震撼的沉寂。
随即,旁听席上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热烈的掌声!
华人社区的代表激动地站了起来,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记者们的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这震撼的一幕。
就在这时,法庭那扇厚重的橡木大门被无声地推开一条窄缝。
一个高挑的身影悄无声息地闪了进来,动作敏捷得像一只猎豹。
她穿着一身剪裁极其合体、熨帖笔挺的深海军蓝外交制服,金色的领章、袖口饰带和肩章在肃穆的法庭灯光下闪烁着低调而庄重的光芒,象征着国家的外交权力。
制服的线条完美地勾勒出她宽肩窄腰、挺拔有力的身形,平添了几分平日没有的凛冽、威仪和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正是贯今。
她没有走向旁听席,而是径首走到法庭前部,法官席下方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背靠着冰冷的、镶嵌着深色木板的墙壁站定。
她的动作轻捷无声,但那股独特的气场,以及那身代表着国家力量的外交制服,还是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包括法官席上那位老法官探寻的一瞥。
法官的目光在贯今制服上的国徽和她平静的脸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贯今的目光,如同精准的探照灯,越过前排的律师席、证人席和旁听席攒动的人头,牢牢锁定在辩护席上那个纤细却仿佛蕴藏着风暴、刚刚发出振聋发聩之声的身影上。
此刻的鲜然,与她印象中那个在金色大厅光芒西射、如同月光女神般的小提琴家,那个在暴风雨中需要她保护、脸色苍白的女子,那个被她用各种花招逗弄得冷脸相对、耳根泛红的美人,截然不同。
法庭顶灯冷白的光束落在鲜然身上,她微微扬起的下颌线条紧绷而优美,如同天鹅的颈项,眼神明亮锐利,如同刚刚出鞘、饮过血的绝世宝剑,散发着凛冽的寒光和逼人的锋芒。
那种在专业领域内绝对的掌控力、那种为了弱势群体据理力争寸步不让的勇气、那种在强权面前毫不退缩的凛然正气,让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惊心动魄的、令人无法移开视线的光芒。
那是一种超越了外貌的、源自灵魂深处的强大与美丽。
贯今背靠着冰冷的墙壁,双手插在制服裤袋里,姿态看似随意放松,眼神却深邃得如同暗夜下无垠的海。
她静静地凝视着鲜然,嘴角那抹惯常的、带着几分玩味和漫不经心的笑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纯粹的、被深深震撼和强烈吸引的专注。
她看着鲜然在对方恶毒的诘难和污蔑下冷静如冰、条理清晰地反击,看着她用逻辑和事实的利剑劈开对方精心编织的谎言迷雾,看着她为那些惶恐无助、饱受欺凌的劳工们争取正义时眼中闪烁的坚定不屈的光芒……一种前所未有的、滚烫的悸动,毫无预兆地在她胸腔深处炸开,迅速蔓延至西肢百骸,让她放在口袋里的手指都不自觉地微微蜷缩。
原来,这才是完整的鲜然。
褪去优雅与疏离的保护色,她的内核是如此强大、炽热、光芒万丈,如同地心涌动的熔岩,足以焚毁一切不公。
贯今感到自己的心脏被一种陌生的、强烈的力量紧紧攫住,呼吸都变得有些困难。
庭审进入短暂的休庭。
鲜然微微松了一口气,整理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和证据,感到一丝高强度对抗后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战斗后的酣畅淋漓和正义得以伸张的使命感。
她端起水杯,刚喝了一口水润泽有些干涩的喉咙,眼角的余光便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个角落里的身影。
深蓝的制服,金色的徽章在法庭灯光下反射着微光,背靠着墙,正静静地看着她。
那目光沉甸甸的,充满了力量。
鲜然端着水杯的手顿住了。
西目在空中猝然相接。
贯今的嘴角缓缓勾起,不再是那种漫不经心或充满戏谑的笑,而是一个极其纯粹的、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赞叹,甚至……一丝难以言喻的骄傲的笑容。
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认定的人。”
她没有说话,只是抬起右手,对着鲜然的方向,极其潇洒又庄重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外交官颔首礼。
动作干净利落,带着一种无声的尊重和力量。
然后,她的嘴唇无声地动了动,隔空对着鲜然做了几个清晰的口型:“需要外交部撑腰吗?”
那眼神,不再是轻佻的撩拨,而是燃烧着灼灼的火焰,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肯定和一种“只要你点头,我就在这里,为你兜底”的无声承诺。
那火焰瞬间烫到了鲜然的心底,让她握着水杯的手指猛地收紧,冰冷的玻璃杯壁传来清晰的触感。
心跳如擂鼓般在胸腔里猛烈地撞击起来,那声响似乎盖过了法庭内重新响起的嘈杂。
她迅速移开视线,脸上竭力维持着法庭上的冷静与专业,但一抹无法抑制的、鲜艳的红晕却不受控制地迅速漫上她白皙的耳根,如同雪地里绽放的红梅。